经过一番甄别,四十多个人还剩下一半。
甄别完后,刘星就带着一众官员开始办事,留下来的衙役敲锣打鼓走在街上,通知辖下百姓,县太爷已经担任,要登基户籍的,要登记办理执照的,可速去县衙办理。
刘星等人到任之前,取消贱籍的告示已经贴满全城,无数奴仆和乐户为此欢呼。只是因为知县还没赴任,百姓们想办理也没人给他们办。
如今随着知县到任,全城都动了一起来,无数百姓涌上街头,想要重新给自己落籍。其中又以乐户,匠户,军户还有奴籍的百姓最积极,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改变自己的身份了。
不只是上元县,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安徽、江苏两省的各个县衙前。
知县忙着给城里的百姓落户,乡啬夫就深入乡间,给城外面的百姓落户。他们还要负责清丈田亩,到时候好做分田。好在他们已经有这样的经验,虽说可能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但这些事还是有条不紊的执行了下去。
城外面的田大多都是勋贵所有,如今已分批次的迁往其他地方,不同爵位迁去的地方有所不同。
围城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主动投降,多铎承诺只要他们放弃田亩,可以不动他们的浮财。这些人本以为还能过个富家翁,却没想到多尔衮来了个釜底抽薪,要将江南之地的富户全部迁走。
这些公啊侯啊,尚书什么的,那叫一个后悔。不过大清的将士已经进驻到南京城,他们就算想反叛也没那个胆,只能带着家小和财物离开。
南京因为投降,可以带着东西走。其他地方的富户可没这个待遇了,福临的诏书下达以后,尼堪只给了他们半个月的时间准备。这段时间,他们还要接受大理科、处的审判。
江南之地,哪有不作恶的富户呢,半个月后,能囫囵个上路的富户已是少数。大多数富户,都被百姓或者自家豢养的奴仆告发,罪孽深重的直接处死,没处死的也沦为了囚徒。
如今已经开春,农事即将开始,哪怕还没有开始分田,但是地不能荒在那。
现有的粮田,就由沦为囚徒的富户进行耕种,等种完了地再送去其他地方。而其他百姓,则在乡啬夫的带动下,开垦荒地。
百姓们内心依旧渴望拥有自己的田亩,江南出现这么多荒地,完全是因为之前的税收太重,压的他们根本喘不过气来。
明朝其实也鼓励百姓垦荒,也给百姓免了几年税,可免税时间一过,百姓们纷纷将田荒废,不再耕种。宁愿将几年的心血抛弃,也不愿意种田,赋税之重可想而知。
城里城外忙得热火朝天,原本死气沉沉的江南,又散发出了一种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