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想过了,想要老百姓吃得起好盐,价格肯定不能贵。人家恨不得一文钱掰开做两文钱花,哪怕好盐和差盐只相差一个铜板,还是会有百姓选择购买差点的盐,再用那个铜板买别的东西。
“不可能吧,这么好的盐那么便宜?卖盐的脑子犯病了?”
“这盐是朕根据那个盐做出来的,中间就搭上了一点草木灰和木炭,还有点木柴。”
见代善有些不信,福临和三德子按照之前的流程又做了一遍。代善亲眼见到大颗粒的粗盐变成细细雪白的精盐,眼睛瞪的老大。“这个方法,陛下是怎么想到的?”
“还记得在张怀远家吃的那顿饭吗,自那以后朕就一直想着能让百姓吃上不苦的盐。朕白天想夜里想,中午在昨天夜里,朕睡着后,一个白胡子老者进入朕的梦中,将此法传授给朕。”
上次福临说梦到有人跟他说崇祯要在煤山吊死,要他们关注中原的消息,到最后果然成真。如今福临又说做梦梦到新式制盐之法,由不得代善不信。
“陛下真乃天生圣人也!”
“朕叫皇伯过来,就是想找皇伯商量这个盐的事。朕准备让一宗室负责售卖此盐,价格一定要亲民,要让所有百姓都能够买的起,而且都愿意买。”
还是那句话,哪怕你只比别人贵一文钱,老百姓买肯定是买的起,但愿不愿意买就不好说了。
这么好的盐,福临却要按照最低廉的食盐价格来卖,代善只能夸一句:“陛下仁慈。”
此盐一出,肯定会将其他盐商赶尽杀绝的,品质没人家好,价格没人家实惠,最重要的是背景没人家深厚。人家后面站着皇帝,站着几大亲王,你凭啥和人家比?
“朕此前不受皇庄,几位叔伯也跟着推辞田庄,朕都记在心里。”几千亩田,对于亲王来说,还不至于肉疼。“叔伯能够拥护朕的政策,带头支持朕,朕不能不做表示。”
“盐利,便由宗室共享。”
果然是天大的好事,盐的利润本来就丰厚无比,就算由全体宗室分润,每家都能分得不少钱。
盐的利益由宗室共享,但怎么想,还是得有一个章程。
“大清的宗室是不禁止当官的,所以朕觉得该把有官职的宗室和无官职的宗室区分开来。每年年末统计当年盐利,再按照宗室官职爵位的高低发放相应金额。”
“有官职的宗室直接发放,无官职的宗室需要参加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发放。”
在福临的设想中,不是有个宗室身份就能在家躺平领钱,你还得通过考核。能当官的宗室,其能力已经得到了考验,所以可以直接发钱。没能当官的宗室,其能力存疑,必须参加考核。
考核通过,皇帝给你发钱;通不过,对不起,这钱你不配拿。
“陛下,臣觉得此举可行。”区分有无官职确实可行,钱再多,也不能养一群尸位素餐的人。躺着就有钱拿,谁还会去选择努力呢?
“臣以为还可以加上一条,宗室若要为文官,须通过科举考试。”
福临给代善竖起了拇指,“皇伯的提议非常好,就这么办。”
要让宗室卷起来,这样他们才没有时间去看戏听曲儿,遛鸟逗狗。
“皇伯觉得宗室里面,谁负责这桩生意比较妥当?”
“可以让席特库负责。”
席特库是阿拜的长子,阿拜又是努尔哈赤的第三子,只不过是庶子,爵位一直不高。不过经商这事,让嫡子去做也不妥当,庶子最好。
万历四十年出生席特库,无论身份还是年龄,都正好。三十多岁,处事也沉稳。
听完代善的介绍,福临点了点头。“那就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