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六零:我在极品堆里出类拔萃

第263章 入学通知书

第二天一早,不只是林奶,林小米也早早起来了。

林奶将家里人都叫起来,天还没亮就开始磨豆子,一盆盆的豆子磨出来得费不少的工夫。

原本林三婶还打算拿豆汁、豆腐脑当早饭,结果这才磨了一半,肚子就开始“咕咕”作响。

毕竟是体力活儿,再加上时间长,眼下所有人都饿了。

看着剩下的一大盆豆子,林奶干脆让林三婶他们继续弄,她跟小米先去做个早饭。

还是得吃饱了干活,这要是等豆汁跟豆腐脑出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大早上的林奶也不打算做多复杂的东西了,舀了三瓢子面粉,打了两个鸡蛋,直接烙起了饼子。

家里还有腌制的咸鸭蛋跟咸菜,到时候配着饼子吃正好。

林小米已经将火引着了,随着锅面烧干,林奶铲了些猪油进去,就将调好的面糊倒了进去。

家里之前买过花生油,可这花生油吃起来总觉着没有猪油香。

这猪油不管是炒菜还是拌面条、拌米饭那都是绝佳的油料。

一块块的鸡蛋饼被林奶烙的焦黄,表面看起来脆脆的,内里则软糯的很。

林三婶将所有的豆子磨完后,林奶已经将鸡蛋饼做好了,就连大铁锅都刷干净了。

磨好的豆子过滤完,直接倒进了大铁锅蒸煮。

灶里林小米塞了一块超大的木柴后,就跑进屋里吃饭去了。

早餐吃完,锅里的豆汁都已经熬开了,吃完干的再来一碗热乎乎的豆汁,这胃里别提多舒服了。

林小米跟在林奶身后学着点豆腐,看着锅里的豆汁逐渐变成豆腐脑,林小米赶忙拿着笼布过来了。

豆腐脑盛进笼布后,随着水的沁出,里面的豆腐逐渐成形。

接下来只需要用石板压出剩余的水分,等待完全凝实就成了。

今年过年草帽厂一人发了箱带鱼,林小米跟林奶一共两箱带鱼,吃过午饭,林小米就带着林奶骑上自行车去了厂里。

两箱带鱼这吃也吃不了,林奶干脆留了半箱在新家,剩下的都拿回老家了。

一路回了村里,林小米将手里的带鱼放下后又去了一趟食品厂,食品厂今年一人发了一箱饼干,林三叔跟林三婶,加上她,一共就是三箱。

过年福利拿回家后林奶扒拉出来不少,都用来送年礼了。

林小米特意拿了些带鱼跟饼干去了趟牛大爷家,这之前家里卖猪搬家啥的,都是牛大爷帮忙,这过年了咋说都是要去看看的。

林小米去的时候牛大爷正在吃饭,看见小米来了,立马起身去给她找吃的。

“牛爷爷,不用忙活了,今年草帽厂一人发了箱带鱼,给您拿些过来尝尝。”

牛大爷端出来一些瓜子跟糖块,直往林小米手里塞,“拿着吃。”

林小米连连推拒,“牛爷爷,在家刚吃完呢!”

“这个又不撑肚子,快抓些放兜里。”

林小米受不住牛大爷的热情,最终只能抓了几颗瓜子。

“你这丫头,这鱼你们留着自己吃就行,等会儿拿回去。”牛大爷看着林小米手里的带鱼跟饼干,咋说都不肯接。

“家里还有呢!这是今年厂里发的福利,两大箱呢!这些我特地挑出来给您送来,等过年的时候也能添个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国境之南
国境之南
在云南边境有一块座落在大山深处的中越挝三国界碑0号界碑,想要抵达0号碑,巡边队员们要翻越十座连绵不绝危险重重的大山。少年黎追第一次巡边,亲眼目睹父亲为了保护文物而牺牲,内心深受触动,十年后,他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与爱情,回到家乡成为新一代的巡边员,与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用自已的青春与热血书写自已的巡边情,家国情,并将巡边员们的责任与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玉帛
穿越七零之辣妈当家
穿越七零之辣妈当家
好不容易在末世站稳脚跟的颜琪芮,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一脚穿越回了七十年代?唉,不管怎么说,和平年代也比末世好嘛!可附送三个娃是什么鬼?那从未谋面的挂名老公又是什么鬼?挂名老公虽说是十里八村头一份的帅,但他那一大家子的极品亲戚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颜琪芮空间在手,物资充足,吃喝不愁,既不想掺和家长里短,也不想应付极品亲戚,于是利利索索的和那男人离了婚,就算他完全长在了自己的审美点上,也半点不犹豫!可……
四娘
救命!我被植物人摄政王缠上了
救命!我被植物人摄政王缠上了
一朝穿越,神医盛惜芷成了赫赫有名的花痴。白莲庶妹陷害,她被逼无奈,扎醒了摄政王!原以为又惹上了嗜血阎罗,谁知摄政王醒来,一个字,宠!从此她扮猪吃老虎,白莲被虐的体无完肤!“摄政王,王妃又上房揭瓦了!”“本王扶的梯子。”“摄政王,太医来了!”“不需要,没看见是本王用脸扇了王妃的手?”
燕兮时
绝世狂枭(龙王令)
绝世狂枭(龙王令)
家族背叛,少年就被冠上逆之罪,废掉道体。叶凌天却意外进入龙王山,成为医道龙王。6年之后,叶凌天入世,从此奇遇不断。
醋溜
白衣使命
白衣使命
宋辉是一位公子哥,放弃优越的环境执意要去一所乡镇卫生院。张峰出身外科医学世家,本身也是外科研究生,却不敢动手术,因此到卫生院避难。背景深厚的林月为了逃避相亲,也来了卫生院报到。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孙浩,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来到了卫生院。身份各异的四名年轻人同一天来到了饮马河卫生院,他们遇到了圆滑的刘明水,各种碰撞相互交织、谱写了一首青春圆舞曲。四人扎根基层、克服困难,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院”,让
陌上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