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钱帝国

第245章 资敌?

雷老虎挥了挥手:“放出风去,这批收的麦子,会全部以三两银子一石的价格出售,每人最多限购五石。”

随着人口不断的往外迁移,加上辽东饼源源不断的流入,正好又是收割季的到来,北方运河及黄河沿岸的粮价在多重打压之下,已经跌到了不到五两一石。

而曲阜农场估算的平均亩产在四石左右,仅仅是他这一百万亩地,产出就与往年通过运河调运至北方的粮食数量持平,雷老虎不过是给粮价再来一击而已。

“呵,三两银子一石?说得好听,不会是准备将刚收下来的湿麦子直接卖给我们吧?”

曲阜农场的丰收,已经让周围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眼红了起来,中古时代的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种田高手,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已经看出来了,辽王府的这近百万亩地,产量要比别人的高出三四倍来。

今年旱灾,旁人能收一石就是老天保佑,而曲阜农场有肥有水,光是通过拖船加火车拉进来的那种鸟粪肥据说就有上亿斤,抽水机整个夏天更是没停过,所有人都等着辽王府亏得吐血,但现在看来,曲阜农场的利润比大明所有种地的人都要高。

毕竟现在北方一石粮卖个四五两是轻轻松松,光是这百万亩地,四百万石麦子,按现在市价折算就高达一两千万两。

但现在所有人都等着辽王府能否跨过最后一关:晾晒!

不说光靠农场万把工人能不能晒完这四百万石粮食,光是这么大的场地,曲阜农场就拿不出来。

“他们准备将这些湿麦子拉到哪里去?”

收割,脱粒这些大家都看得明白,但脱粒出来的麦子没有摊开来晾晒,而是直接倒在了拖拉机后面拉着的那个大斗之内,向着一个大院子拉了过去。

“湿麦子直接入仓?辽王不懂,不可能下面的人也不懂。”

他们却是不知道,这座大院子,除了一大半是粮仓外,其它几间带着烟囱的,却是机械化烘干房。

有了蒸气动力,烘干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东西,早在台北和南华岛农场开始推广,一条烘干线,每天就能将十万石粮食水分烘干至安全线之下,通过机械通风冷却之后直接入仓储存。

等众人了解这一切后,所有人都开始痛骂:“这他娘的得烧多少煤?人工能值几个钱,找些泥腿子来摊晒岂不是省钱得多?”

“蠢货,你家那几百几千石自然可以慢慢晒,人家这几百万石麦子,晒的时候淋一天雨要损失多少?”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他们马上看出来了,雷老虎这种全机械化农业,在面对天气这种人力无法控制的变化时,有多大的优势。

可以说,大明越是天灾不断,这种能够稳定产出的农场越赚钱。

很快一份账单就开始在山东乡绅们中流传,这份账单详细的列举了曲阜农场的人力,机器,肥料等各项开支,而收入也随着辽王府宣布的三两银子一石的售粮价,及412万石的总产量,被人算得清清楚楚。

“十倍之利?”

所有人都吸了口冷气,在这份账单中,曲阜农场生产一石优质小麦的成本仅为四分三钱银子,但北方的粮价从崇祯年以来就没低于一两过,这两年更是动不动几两十几两。

即使是按现在的市价五两左右,他们也能赚取十倍的利润,这可比从佃户手上收几成租,再放个高利贷还赚钱了。

“父亲,要不咱们家也置办几套拖拉机,收割机什么的,自己经营农场?”

白卫明是个出身书香世家的秀才,今年一整年就以游学之名,和同窗们在曲阜周围看热闹,现在人家麦子都割完了,他才带着那份流传甚广的账单回到了家中。

“呵,人家辽王府上百万亩的地,咱们才三千亩,如何学得来?”

白卫明扳着指头:“一台拖拉机管一千亩,咱们家置办三台就够了,再雇三十个工人,一年的开支也就三五千两银子,但收益可是五六万两。”

他爹瞪着眼睛:“糊涂,明年的粮价你还敢按五两一石来算?到时候说不定要跌到一两银子一石去。”

白卫明一翻白眼:“那也是七八千两银子的收益,不比现在收租强?”

他爹叹息一声:“但你想过没有,租给佃户,咱们什么都不用管,连本钱也不用投就有几千两的收益,但自己投银子下去,一旦颗粒无收,那就要亏得吐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九州皇太子
九州皇太子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金龙剑主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因为某种原因,李逸仙来到与前世清末民初有些相似的异世界,誓要以凡人之身做出一番功绩!此方世界正值乱世,东方金州的封建帝国大顺王朝腐朽衰败,先帝驾崩,太后垂帘听政,朝廷派系斗争激烈,军队还在拿着长毛大刀当作利器。而民间百姓起义,土匪遍地,兵荒马乱,野心家在暗处觊觎神器!西方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轮船飞机枪械已经出现,各个大陆板块不再是孤立地存在,殖民运动如火如荼!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
凉墨渊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简介:21世纪大好青年曹晦,穿越三国,却来了一波无效穿越,穿越成了曹操酒后与地位低贱的侍女生的儿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极不受曹操待见。且看曹晦如何微末崛起,席卷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搅动八方风云,纵横三国!
随安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
重生周隋之际
重生周隋之际
这是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末年的故事,时值北周灭齐,文风较诙谐。
采莲的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