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官府提供了足够的物资,给了夏侯渊大刀阔斧的机会。
“所有入伍的新兵,都管吃管住,每三天有一次肉食。”
“只要能够坚持下来,我给你们挣一个铁饭碗。”
夏侯渊目光威严,扫视全场。
他将招募的文书,送抵各村,专门招募踏实肯干的壮实农户。
“兵之贵选!”
要想成就精兵强将,身体素质是基础。
曹操特地出席了选兵,和夏侯惇、夏侯渊一起把关。
只要培育出一支精锐,以精锐为核心领军作战,能够事半功倍。
郡兵只适合打顺风仗,随便挑选几千人跟在后面混即可,他们根本指望不上。
“兵有额数,饷有限给,其法惟在精。”
曹操衡量着排队的新兵,一边传授给夏侯渊、夏侯惇兵法之道。
“第一。”
“切忌不可用城中市井游滑之人,元让、妙才仔细看着,这位面目光白、形动伶便,一看就不能吃苦。”
曹操一指,夏侯惇立即上前,将那人揪出来,踢出了队伍。
游滑男子骂骂咧咧,夏侯惇直接三鞭子教他做人。
“这人到了营里,也是不遵军令之徒。”夏侯惇断定道。
“第二。”
“奸巧之人,神色不定,见官府藐然无忌者,不可用。”
曹操做出了第二轮筛查。
普通百姓见到了官兵、衙役什么的,本能地感受到畏惧、恐惧。
这就是阶级的压迫!
要是百姓没有敬畏之心,将军、校尉怎么发号施令?
他们是百姓的时候,身份卑微,觉得当差的都是高人一等。
现在曹操拔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肯定心怀感激。
宋江土皇帝不当,一辈子都渴望着朝廷的编制。
曹操直接给新卒编制,无数人梦寐以求。
“渊受教了。”夏侯渊抱拳道。
“新兵第一可用,为乡野老实之人。”
“如何分辨乡野老实之人?他们常年干农活,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
“这样的人只要稍加训练,做到令行禁止,即可成为精兵。”
“其他的,或专取于体魄丰伟,有超越常人的力量,或专取于武艺,能够耍刀枪。”
“或专取于寒门,读书识字,能担任一些文吏。或专取于伶俐、敏锐,能当斥候或者传令兵。”
曹操一步步分析,将报名的人数精简了一遍。
“遵令奉法,临事用命,恩以佐使其威严,所以成天下之功,办天下之事。”
曹操识见非凡,所有兵书他都有涉猎,里面的关键问题,他都简单地阐述给夏侯渊、夏侯惇。
要培育出帅才,必须从细致入微开始。概括前人的经验,使得后人少走弯路。
“编立队伍、籍记年貌等,必在选兵通过时一日内了当。”曹操叮嘱道。
夏侯惇若有所思,追问道:“这是为何?”
“若待次日,则所有选中之人,又会出现一批淘汰的动摇者。”
“何则?”
“新集乡民、壮丁,不知法度,更不知道什么是兵法,他们只听从熟人、同乡人的话。”
“你堂堂校尉说的话,还没有乡邻熟人说的话管用。若遇到了一些精乖之徒,告诉他冲锋陷阵不可为先,他会记住一辈子。”
“所以新兵入伍,立即编入队伍,挑选一名文吏,告诉他们规矩,确立他们的信念和信仰。”
简单地说,就是进行“政委”的工作。
新招募的士卒都很呆,曹操需要给他们进行“赋能”。
一些百姓参军,很多都是因为突然起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