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风席卷帝京。
曹嵩陡然芒刺在背,好像身后有什么大恐怖一般。
堂内格外地静寂,颇有一种诡异感。
“为父没有弹劾宦官,孟德不会责怪吧?”
曹嵩脸上阴晴不定,打破了沉默。
“如果连爹都弹劾宦官,以后谁捞我?”
曹操朗朗而言,没有掩饰他的担心。
谁能保证万无一失?
绝对是忽悠别人参与!
曹嵩,就是一条后路,是家族给曹操提供的保障。
“一个人站在五十里之外看泰山,觉得泰山看起来不怎么高。当你一步一步走近它,它渐渐高了起来。”
“等到只有几里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泰山真高啊。当你一步步走到山脚下,泰山已经高得遮天蔽日了。”
“为父这一生没什么本事,所幸你祖父争气,留下了一点荫庇。如今老夫位列九卿,不上不下,唯有明哲保身才是长久之道。”
曹嵩声音清冷,里面蕴藏着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要争。
他还真不够资格。
到了曹嵩这样的年纪,最重要的还是为子孙考虑。
曹操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不管是璀璨辉煌,还是黯淡无光,曹嵩心底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国难治。
家难当。
国和家都是一个道理。
“爹,我会处理好一切。要往上爬,怎么可能不得罪人。只要在朝堂上有地位,就会有政敌。”
“唯有起起落落,给陛下留下一点把柄,以后的日子才会好过起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权势太盛,惹来祸患。”
“只要陛下健在,不可能任由权臣出现。孩儿能够担任司隶校尉,不是因为能力有多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曹家存在争议。”
曹操人间清醒,将遭遇的事都琢磨透了。
“你能明白最好。”曹嵩眼中掠过一道复杂的光。
以曹家现在的地位,很难独善其身。但入局的方式和办法有很多,只要不当出头鸟即可。
曹操准备好了奏折,准备联合太尉桥玄、尚书卢植等人,继续弹劾宦官。
这一股大势崛起,司徒杨赐和司空袁隗肯定不会错过机会。
曹操回来拜访曹嵩,正是准备脱身之计。
如果刘宏处决曹节,那自然皆大欢喜。
倘若曹节没死,曹操、桥玄的弹劾,将起到关键的作用。
曹节不死,曹操不会安心。
要是他追溯起来,说不定会顺藤摸瓜,怀疑起宋家和曹操。
这种老狐狸,绝对不能轻视。
只有曹节死了,曹操才能够安心。
“曹家要成为士族、世家,必须冒险。没有赴汤蹈火的决心,他们如何会接纳曹家?”曹操沉声道。
所谓士族,诉求一致、利益一致!
曹嵩深吸一口气,为曹操的决绝所震撼。
或许正是由于他的谨慎,曹家才会在宦官、士族中摇摆不定。
曹家根本没有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那样的底蕴,可以在两大阵营中游刃有余。
整个大汉都有无数无形的气运,向曹操凝聚,给人一种深不可测、又宛若苍天之感。
曹嵩张着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只觉得现在的曹操,已经成长起来了,成长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那种境界,还有可怕的谋算能力,曹嵩望尘莫及。
曹操脊背挺直,身具天资和气运。
“为父相信,孟德一定能够突破桎梏,以国运为机会,一步步走向人前显圣的道路。”曹嵩肯定道。
“江山为舟,百姓为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宦官鱼肉百姓,断绝大汉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