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第45章 荀爽归颖川

以至如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曹操见解精湛,敢作敢为,正是朝廷所需要的栋梁之材。”

“我要找个机会,和他接触一下。”

荀攸跃跃欲试,已经按捺不住他的激动了。

“还是先回颖川一趟,拜见叔父吧。”荀彧正色道。

他希望这是迎来黎明前的破晓。

“好。”荀攸爽快地答应下来。

叔侄二人将曹操的学问,梳理了一遍,准备拿回去当做礼物,送给荀爽。

荀彧越梳理,越觉得心惊。

曹操的成就,绝对不会止步于此。

“刊石经文已经持续了一些年了,按照进度应该快结束了。”

“以曹操的功绩,肯定会入朝为官。”

“只是不知道宦官会不会阻拦,设计针对曹操。”

荀彧沉下声来,语气变得淡漠。

谈到宦官,他越发感慨万千。

“以曹操在士族的威望,只要他不是谋逆,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忧。”

“最差劲也就是到边境地区,担任郡守。”

“就看曹操能不能学会韬光养晦了。”

荀攸缓缓转动着眼珠,心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由于荀爽的事,颖川荀氏低调了很多。

族中子弟都很有才学,却没有用武之地。

他们真正发家,还要等到朝廷解除党禁。

荀彧和荀攸叔侄带着曹操的着作,返回了颖川,一时间轰动郡县。

宦官当政,天下民不聊生,各地反叛不断。

动荡中也伴随着思想的萌生,这是对动乱的总结。

一如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历史上三国混战后,也掀起了“魏晋玄学”。

这是和“宋明理学”比肩的思潮。

刘宏登基以后,地方的蛮夷反叛多达十余次。

很多都是地方官府的欺压,导致底层的反抗。

曹操的“华夏民族论”应运而生,为解决动乱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当然。

真正平定动乱,还需要倚靠大汉精锐兵卒。

但理论的依据,同样重要。

荀爽收到侄儿的书信后,第一次接触到了“民族论”,惊为天人。

他甚至给出了评价:

“曹操英才卓越,功盖千秋。”

曹操成为了士林谈论的焦点,愈演愈烈。

荀爽坐不住了,暗中潜回颖川荀氏。

沿途的地方官,即使发现了他的踪迹,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着名的党人张俭出逃时,孑然一身。

他跑到哪里,都到当地豪绅家中住宿。

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不敬重他的名气和品行的。

即使会家破人亡,仍然愿意收容他。

张俭投靠自己的好友孔褒,结果孔褒不在家。

孔褒的弟弟孔融做主收留了他。

“哥哥虽然在外未归,我难道不能为您的东道主吗?”

后来事情泄露,郡守、县令都为张俭隐瞒,继续保护他出逃。

孔融和孔褒被逮捕入狱,一门争相赴死。

孔融:“收容匿藏张俭的是我,有罪归我。”

孔褒:“张俭来找我,不是弟弟的罪过,罪在我,我心甘情愿。”

孔母:“年长的人承担家事,罪责在我。”

可想而知党人在读书人中的声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回到明末,沦为山贼,可山寨屡屡被破,大哥都换了四五位,不断的逃亡生涯,让楚行思绪越发的清晰,看来这是上天在指示我,自己当大哥,争天下。
渤海郡公
皇明天下
皇明天下
重活一世,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明末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朱辅焕:权不权的不重要,孤只是听说秦淮河畔有可怜的女子需要孤去拯救……
提篮水怪
大晟第一莽王
大晟第一莽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句话,差不多是所有男人共同的追求。但项庭,却偶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魂穿大晟,他成为了越王世子。坐拥美女万千,执掌权柄无算。一言而决万人生死,一言以定九鼎乾坤!
大鲲鲲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人在水浒,五年猎户的江寒,正在大街散步。忽然头顶窗户打开,落下来一根竹竿。竹竿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江寒的头上。“是那个不长眼的……”江寒正要大骂,但看到了撑杆的人儿,顿时惊为天人,“不长眼的小可爱……”窗户内,是个薄衣青衫的俏丽女子,她一头青丝挽在了脑后,:“大哥,奴家一时手滑……”江寒:“请问姑娘芳名?”姑娘俏脸生红:“奴家姓潘……”
干净又卫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原来历史三国后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长达三百七十多年,是我华夏男儿永远的痛,男主重生之东汉末年改变三国激烈程度,抽走文臣武将去异族练兵,铸华夏防火墙,不称霸、广积粮、勤练兵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之林,让华夏文化为世界膜拜和学习,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兵、纳粮。让农耕文明和华夏可以在环宇熠熠闪光。而是带领志同道合的兄弟驱逐异族(乌桓、南匈奴、三韩、高句丽、扶余、鲜卑诸部以及百越、乌孙、北匈奴、贵
作家MRuK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