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第41章 民族共和的先驱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周人成为了中原的主宰。”

“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秦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太祖兴汉,在座的诸位,都是汉人。”

“诸位有没有想过,其实夏人、商人、周人、秦人、汉人,都属于同一个民族。”

“曹某和蔡师、卢师探讨,暂且称为华夏民族。”

“……”

曹操中正的话,有一种豪迈的旋律在流动。

王朗和臧洪瞬间代入了历史长河的视角,进入了曹操独有的特殊领域。

台下一群茫然的太学诸生,大眼瞪小眼。

他们一个个屏住呼吸,面色凝重。

曹操大谈夏商周,以及秦汉的文化璀璨,激起了诸生的兴致。

“你是汉人,为何听说了夏人、商人、周人的伟大事迹,会感到自豪?”

“因为我们同根同源!”

“这就是民族自豪感。”

太学是一个庞然大物,曹操在与之搏斗中,取得了短暂的胜利。

诸生都是出身世家大族,桀骜不驯。

但曹操的论调,具有严密的逻辑,他们根本反驳不了。

曹操畅谈诸夏、夷狄之说,继续拓展“民族”的概念,将羌氐、板楯蛮、武陵蛮等,囊括在内。

天气晴好,阳光里飘荡着年轻的风。

诸生的灵魂,轻盈地漂浮了起来。

“华夏民族”的概念,让他们沉浸了心神,纯粹得令人心驰神往。

朝堂的阴暗和残酷,在这一刻被阳光和幸福所取代。

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得到了宣泄和释放。

曹操气势雄健,风格豪放,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汉人眼里的“夷狄”,起初只是那些离自己很远的族群。

后来胡人内迁以后,“夷狄”就成了自己的邻居。

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碰撞,表现得更加触目惊心。

凉州羌氐、扬州山越、益州板楯蛮和南蛮等等,几百年来都是断断续续地反叛。

冲突愈演愈烈。

曹操持“华夏民族论”,正是为了一斩偏见,力争实现一次民族融合。

能够稳定地方、拓展疆土!

当然,倘若有夷狄不认可大汉的“民族论”,那就是可以斩尽杀绝的敌人。

“曹孟德的实力,真是越来越恐怖了。他触碰到的领域,不单单只是经学。”

“民族论只要发展下去,一定能够减缓朝廷的压力,地方的反叛也会随之减少。”

“他的功绩,远超一般的圣贤。”

臧洪不禁怀疑,他和曹操真的是同一时代的同龄人吗?

为何曹操的学识,能够如此广博!

诸生读了半辈子书,只为一官半职。他们的境界,完全是普通人的代表。

就算是一向高傲的王朗,都不得不承认曹操的强大。

“以曹操现在的名望,王甫、曹节针对他,都要仔细掂量了!”

“他是为大汉百世而谋!”

至于曹操真正的心思,罕有人知道。

当“华夏民族”的概念深入人心,改朝换代的压力,也将随之骤减。

汉人,也可以成为魏人。

只要深厚的民族传承还在。

曹操不打算将窃取神器的最后一步交给后人了,他要亲自登上权力的极限!

他所走的道路,和袁绍截然不同。

当然。

口号都是“匡扶汉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都夜行
神都夜行
玩世不恭小侦探穿越煌煌大唐左手寻踪搜迹,右手顺藤摸瓜睁眼看到蛛丝马迹,闭眼推理扑朔迷离兜里虽无钱,却会招蜂引蝶腰间虽挂刀,只斩悍匪凶徒武后:你想讨个什么官?我想与你平分天下这大唐白天是你的夜晚是我的!
不可不戒
明末大寨主
明末大寨主
回到明末,沦为山贼,可山寨屡屡被破,大哥都换了四五位,不断的逃亡生涯,让楚行思绪越发的清晰,看来这是上天在指示我,自己当大哥,争天下。
渤海郡公
皇明天下
皇明天下
重活一世,且看他如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明末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朱辅焕:权不权的不重要,孤只是听说秦淮河畔有可怜的女子需要孤去拯救……
提篮水怪
大晟第一莽王
大晟第一莽王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句话,差不多是所有男人共同的追求。但项庭,却偶然得到了实践的机会!魂穿大晟,他成为了越王世子。坐拥美女万千,执掌权柄无算。一言而决万人生死,一言以定九鼎乾坤!
大鲲鲲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摆烂五年,潘金莲要我上梁山
人在水浒,五年猎户的江寒,正在大街散步。忽然头顶窗户打开,落下来一根竹竿。竹竿不偏不倚正巧砸在江寒的头上。“是那个不长眼的……”江寒正要大骂,但看到了撑杆的人儿,顿时惊为天人,“不长眼的小可爱……”窗户内,是个薄衣青衫的俏丽女子,她一头青丝挽在了脑后,:“大哥,奴家一时手滑……”江寒:“请问姑娘芳名?”姑娘俏脸生红:“奴家姓潘……”
干净又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