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成曹操,振兴魏武雄风

第17章 大汉儒宗

三人商议妥善,皆露出会心的笑意。

天下风云,将由此而动。

“说好了,孟德负责说服大儒蔡邕,子远请马日磾。”

“我亲自去请杨赐,顺势为孟德正名。”

袁绍安排得妥妥当当。

大儒蔡邕自不必说,师从太傅胡广。

马日磾为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马融有弟子卢植、郑玄等。

杨赐出身弘农杨氏,位极人臣。

没有一点出身、背景,想获得名望、进入士林,近乎不可能。

“善。”

曹操和许攸都是信心满满,各领任务而去。

一场传统士族和宦官的斗争,即将展开。

曹操心潮澎湃,直奔蔡邕府,却被告知蔡邕不在。

他静等两个时辰,蔡邕才满脸阴郁地归来。

“天有不测风云,皇甫规病逝了。”蔡邕叹息解释道。

党锢之祸爆发后,天下士人多被牵连。

皇甫规出身“将门”,一生清正,一直将自己视为“党人”。

他自诩西州豪杰,却没有被党事牵连,宦官看不起他这个小虾米。

后来皇甫规主动上书朝廷:

“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

“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

“臣宜坐之。”

宦官见过有毛病的,没见过毛病这么大的。

一般人听到“党人”,不禁毛骨悚然,生怕被牵连。

皇甫规倒好,一个将军竟这么会“整事”。

历史评价他为“凉州三明”,和张奂、段颎齐名。

贾诩遇到羌氐造反时,假冒为段颎的外孙,狠狠地震慑了叛逆。

结果叛军真的将贾诩放了。

凉州三明威震西土,皇甫规一死,定会引发西凉的动荡。

蔡邕很尊崇皇甫规,曾上书朝廷:

“臣伏见护羌校尉皇甫规,少明经术,道为儒宗。”

“其修身力行,忠亮阐着,出处抱义,然不污。”

皇甫规的侄儿,是着名的“汉末三将”皇甫嵩。

所谓的乱世,都是一群世家大族的子弟,争权夺利。

张角一个泥腿子能够入场,简直是奇迹。

“西土若乱,学生愿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将来马革裹尸了,能够在墓碑上题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学生也就不枉此生了。”

曹操憧憬着,心驰神往。

表面上,他是在诉说自己的大志,实则是表达了对皇甫规的景仰。

“哈哈哈!好!”

蔡邕一扫阴霾,越来越欣赏曹操的豁达、潇洒。

这才是真正的文士!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现在的士大夫,腰间都是带着配剑,威武不凡。

蔡邕都能和普通士卒比划比划。

“孟德此次前来,可有什么要紧事?”

曹操神色一肃,威声道:

“汉朝博士传经,各依家法师法,章句互有异同。”

“经年累月下来,读书人辗转传抄、文字多讹,引发各家在文字、经学上的歧异和争吵。”

“学生认为,不如上书奏求正经文字,刻于石上。”

蔡邕闻言,整个人呆滞,久久没有回神。

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曹操这么做,也是存在私心的。

经学是关于儒家经典的学问,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诠释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大汉国运之开疆拓土
原来历史三国后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长达三百七十多年,是我华夏男儿永远的痛,男主重生之东汉末年改变三国激烈程度,抽走文臣武将去异族练兵,铸华夏防火墙,不称霸、广积粮、勤练兵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巅、民族之林,让华夏文化为世界膜拜和学习,施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兵、纳粮。让农耕文明和华夏可以在环宇熠熠闪光。而是带领志同道合的兄弟驱逐异族(乌桓、南匈奴、三韩、高句丽、扶余、鲜卑诸部以及百越、乌孙、北匈奴、贵
作家MRuK6u
九州皇太子
九州皇太子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金龙剑主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因为某种原因,李逸仙来到与前世清末民初有些相似的异世界,誓要以凡人之身做出一番功绩!此方世界正值乱世,东方金州的封建帝国大顺王朝腐朽衰败,先帝驾崩,太后垂帘听政,朝廷派系斗争激烈,军队还在拿着长毛大刀当作利器。而民间百姓起义,土匪遍地,兵荒马乱,野心家在暗处觊觎神器!西方的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轮船飞机枪械已经出现,各个大陆板块不再是孤立地存在,殖民运动如火如荼!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
凉墨渊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三国之从弃子开始无敌
简介:21世纪大好青年曹晦,穿越三国,却来了一波无效穿越,穿越成了曹操酒后与地位低贱的侍女生的儿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极不受曹操待见。且看曹晦如何微末崛起,席卷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搅动八方风云,纵横三国!
随安
一品赘婿
一品赘婿
商业巨擘李秋远车祸身死,意外重生大晋,成为贩盐世家的长房赘婿。李秋远本想安分守己,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没成想,阴谋算计,夺权争位,他不得不舍身旋涡,数次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扭转败局。且看一代赘婿,登朝堂,成就一品。
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