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另外一人则是阴阳怪气的说道。
“如果不是有那姓朱的皇帝支持他,又怎么可能干出来这事,说起来这最终的原因还得归根于那姓朱的皇帝,本来这家伙就只是一个农民出身,什么东西都不懂,自然也不懂得圣人之言!”
“也只有他会重视这些东西,只不过既然他重视这些东西,必然会使得朝堂上的局势发生极大的改变,到那时恐怕对我们孔家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这时坐在最前面的老太爷则是摇了摇头说道。
“这件事情的影响非常大,恐怕不止我们一家,即便是朱家,孟家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既然如此,我们干脆就联合在一起,往朝堂之上施压!”
“千百年来还没有听说过哪一个朝代不用我们这圣人之言能够将国祚延续下去的,是时候给他们看一看读书人的真正实力!”
这些人听完之后都是点了点头。
孔家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即便是皇帝遇到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拖沓,反而是对他们以礼相待。
这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身份非常的得意。
而朱元璋建立国家之后,对于这些读书人则是非常的反感,当初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建议朱元璋册封衍圣公的时候。
自己都没有让他过得特别的如意。
费了很大的劲才将这一个位置给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朱元璋和这些读书人可以说是相看两厌。
所以这些读书人心中也是非常的清楚,基本上不会在朱元璋的面前转悠,反而是全力的培养太子朱标。
太子朱标虽然也是有能力的,但是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可是非常的尊敬,这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要等到未来太子朱标一继位,到时候他们的好日子可就来了。
可是根据最近他们所获得的情报,可以看出来这太子朱标和李临渊的关系非常的好,这让他们感觉到了有一丝不寻常的信号。
要是太子朱标真的被这个叫李临渊的家伙给拐走了,那么他们这么多年的谋划可就完蛋了。
所以这才是他们马不停蹄的准备前往应天府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孟家和朱家的人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表示绝对不会和李临渊善罢甘休。
孔家和孟家一直以来都是互相针对,毕竟都是圣人之学,但是尽管如此,在面对这样的事情上他们男德意见一致。
而朱家传自于朱熹,论道力量比起这两个家族倒是弱上一些,但是他们开创理学宗派,再加上一旁有着程家的辅助,也是有和孔孟分庭抗礼的。
经过了短暂的接触之后,这四家一拍即合,软软的来到了应天府之中,准备对李临渊出手。
而另一边消息也传到了宋濂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