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临渊所说的事情他也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在他看来,虽然儒家当中确实有一些废物,但是也只不过是极少的一部分罢了,大部分对于大明江山来说还是非常的有利的。
于是众人在一起争吵了很长的时间,依然没有分出胜负。
诸子百家的人看到这一幕非常的激动,尤其是看着李临渊的表情更加的不一般。
想不到这李临渊竟然如此厉害,单独凭靠自己一人的力量,竟然让这些所谓的翰林院大儒,一个个地不知道该怎么说为好。
尤其是连闻名天下的大儒宋濂和孔祭酒都是如此。
这一场骂战并没有一个结果,但是所有人都清楚,李临渊定然会因此而名扬天下。
朱元璋听到这一个消息之后,心中非常的爽。
自己早就看这些儒家弟子不顺眼了,但是奈何这宋濂对他来说还非常地重要。
尤其是尊师重道这方面,即便是他也不敢有什么做法。
但是这件事情听起来还是特别的解气的。
宋濂等人回去之后到现在也没能平息心中的怒火,依然是在那一个地方喘着粗气。
每一个人都是面红耳赤,他们也没有想到今天的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即便是他们现在的心情也是非常的糟糕。
就在这个时候,宋濂想了想说道。
“想不到如今朝堂上竟有如此多的人信奉此等伪学,我看如今朝堂上也不需要老夫了,老夫还是辞官回乡做一个教书先生,也可以为我大明,为名教多培养一些人才!”
翰林院的一些官员虽然这么听着,但是他们心里非常地清楚,这不过是一些气话罢了。
如今宋濂是他们儒家在朝堂上硕果仅存的大儒,若是离开的话,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他们正准备劝阻的时候。
这时候孔祭酒想了想之后说道。
“其实我觉得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要知道如今朝堂上大多数的官员都是咱们名教弟子,若是离开了我们朝堂上,必然会出现乱子,以此为要挟,我想陛下肯定会知道谁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人听完之后顿时眼前一亮。
“此事有理,咱们的弟子这么多相信陛下竟然会考虑到那时李临渊便可已被我们趁机清理出朝堂!”
其他人听完后也是点了点头,七嘴八舌地说着。
但是此时宋濂心中有所不忍,毕竟创建大明王朝,可是非常的不容易,若是这么做的话,万一引起朝堂动乱,可是他们的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