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别骂

第171章 第2次翁婿密谈

白沟河一战,洪武年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铁骑精锐,一时之间损失了个干净。

徐达看着李临渊的回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能这么想,我心里非常的高兴,要答应我,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天的话,我要你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掉此事,避免我大明出现内耗的情况!”

“北方的草原部落虽然这段时间被我们打压得非常厉害,但是这些人正像是韭菜一般割一茬又一茬,用不了多长的时间,恐怕又会有一个新的力量崛起!”

“所以无论如何,我大明绝对不能出现内耗的情况,也要对着北方的部落保持优势状态,一定不能让他们再攻进中原!”

李临渊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这也是自己心中所希望的。

只不过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是太弱,人微言轻,对于徐达所说的这些事情,他现在没有这一个能力去做。

此时的徐达仿佛用尽了最后的一丝气力。

只见他用力地拉着李临渊的手。

“辉祖的性格我知道,虽有领兵之才,却无经世致用之能,一直以来我让他藏拙,就是不想让他参与到政治斗争之中,以后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的提点他,我魏国公府的未来传承就靠你了!”

“还有,锦儿,好好待他!”

说完后,徐达仿佛消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倒在了床上。

李临渊心中极为伤痛,急忙地呼喊着。

“岳父大人,岳父大人!”

这样的呼喊声也将外面的人给惊动了。

很快一群人直接跑了进来,包括燕王朱棣和徐增寿,甚至那些魏国公徐达的旧部。

每个人哭得都是非常地伤心。

徐达一生爱兵如子,带着他们打了无数的胜仗,可以说他们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都是跟随着徐达一刀一刀砍出来的。

没想到这样的一员大将也有天命之年,一时之间所有人哭得沙哑。

这时,李临渊看着在一旁哭得泣不成声的徐增寿,拍了拍他的肩膀。

“人死不能复生,好好地活下去!”

燕王朱棣此时的目光看向了李临渊,他非常好奇,徐达在最后究竟给李临渊说了些什么?看到李临渊的举动燕王朱棣也走了上去。

“二弟,你放心,岳父为我大明王朝鞠躬尽瘁,若没有魏国公,也就没有如今的大明王朝!”

“此件事情我定然会禀报父皇,定然要给魏国公身后无限哀荣!”

徐增寿早已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挣扎着起来,向燕王朱棣道了一声谢。

此时燕王朱棣看向一旁的李临渊说。

“如今前线的战斗还没有彻底的结束,脱古思帖木儿手中还有着一些残兵,向北方逃去,如果他们逃走的话,未来有可能会卷土重来,所以我准备带人前去将他们给拦截下来!”

“岳父大人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李临渊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虽然发生了这等事情,但是自然也不能影响他们北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
站奴
站奴
难不成是因为前世随意断更,竟遭老天恶意穿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主角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更可气的是现在自己的身份竟然是一名奴隶。前身跟随着同样的三蕃俘虏来到了这被认为是苦寒之地的东北,被发配作了一名可怜的站奴。此时他发现驿站内只有一人看守……于是他决定反抗!“毋宁死,不为奴!”(本书别名:我在东北建八旗)
晓晓松松
大明小相爷
大明小相爷
江湖,庙堂,人心叵测;我苏景将以武证道,玩转大明风云,任由那宁王鬼卫、血士,从中作梗,我都将以一己之力将其斩尽。世人当我是京城第一纨绔,可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廷之中,我置身为棋、甘心做臣,用自己的手段,挽这大明之乱,成为这大明第一相爷!
锁星光
飘飞的残叶
飘飞的残叶
明末,川西战乱,幸存百姓集体迁徙。他们几经波折,流落深山,像残叶一样,有的落地生根,有的枯萎凋零,有的朽烂成渣……《飘飞的残叶》主要是收录川西方言,并以川西方言形式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进行具体描写,传播正能量:善恶到头终有报,是非结底自分明。
右岸禾风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吕布重生:开局再杀丁原
“为大汉朝廷,请义父赴死!”刀光起,人头落。吕布重生,却再一次斩杀丁原,做出与重生前相同的选择。但他绝不重蹈覆辙。这一世,他要五湖四海遍插“吕”字大旗!
羊高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