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到那一个时候,恐怕你承担的压力比现在还要多上百倍不止,这孔乙己的名字,甚至有人会把它理解为对山东孔家的宣战,要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天下读书人都站在你的对立面,这天底下到底有多少个读书人还不知道,但是在这应天府当中,可就彻底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了!”
徐妙锦苦口婆心地说出这些,就是希望李临渊能够改变自己的想法。
毕竟这一步棋实在是太过于危险。
无论输赢,李临渊在读书人心中的名声就彻底臭了。
这样的事情不是他们能够承担的了的。
李临渊听到之后,顿时笑了笑,说道。
“放心吧,对于这件事情我有把握,你还不知道我吗?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徐妙锦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只见他,咬牙带着这一本书来到了他们的书局,虽然印这一本书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收益,但是作为天底下第1个敢刊印这一本书的人,恐怕他们魏国公府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但是他根本就不担心这些。
如果没有任何的影响才麻烦,毕竟自己父亲魏国公徐达在边境手握重兵。
如果一点事情都不发生的话,恐怕该陛下睡不着了。
李临渊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心中非常的无奈。
如果不是到万不得已的情况,自己真的不愿意暴露身份。
刚刚朱元璋把他找过去说了这么多的话,意思就是为了让李临渊好好地利用这一个机会,打压这些文官。
而对于徐达的推荐,朱元璋也只是暂时地驳回了,并不代表以后不能够重新地任用。
而如何才能重新任用,那么只能自己是在应天府当中待不下去了。
自己这么做,一方面是真的看不起这些程朱理学,想要让天下读书人看一看他们一直所学的理学究竟是什么东西?希望读书人能够多睁开眼睛看一看世界,多学一些经世致用之学。
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朱元璋一个交代。
更何况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站队的问题。
洪武中后期,朝堂上可以说是非常的混乱,再加上最后的继承者的问题。
应天府无疑是最危险的一个地方,能够离开这个地方,对他来说也绝对是一件好事。
所以综合这些考虑,他才决定用自己真实的名字。
很快,李临渊的书便被刊印了出来。
这一次他们印出来的数量还是非常的多。
一听到他们魏国公府的姑爷在外面被那些可恶的文官欺负了。
那还得了,不管怎么样,他们可是魏国公府。
于是一个个的加紧马力竟然真的印出了不少。
李临渊写的书刚刚一出现在应天府中,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
毕竟之前因为考试内容的原因。
李临渊和翰林院的人闹得还是非常大的。
至少在读书人当中流传得非常广。
至于那些普通的百姓,根本对这样的事情就不感兴趣。
他们所思考的只不过是自己家的柴米油盐,该怎么侍弄地里的庄稼,来年交了赋税之后还能剩下多少吃食。
所以许多人对于李临渊的事情都是非常好奇。
本来听说李临渊躲在自己的家里面,以为李临渊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自己感觉没有这个本事和天下读书人抗衡,所以才故意躲在自己的家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