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一些文官来到军营里面,根本就不会算数,虽然他们也没有办法统计好粮食。
但是却还乱指挥,所以导致他们的后方手忙脚乱,鸡飞蛋打的。
魏国公徐达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地皱了皱眉头。
于是徐达将在大明应天府当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这两个人。
燕王朱棣沉思了一番之后说。
“我觉得李临渊说得并没有错,既然是我大明朝廷的抡才大典,就是应该找那些真正能够为百姓做事的官员,而不是一些只会死读书的家伙!”
“要是这么说的话,这一个李临渊也确实非常的不一般,只是可惜如今他提出了这件事情,恐怕会受到整个文官集团的针对,看来接下来他在应天府当中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此时的蓝玉也知道了李临渊和徐达之间的关系,只见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说道。
“管那群只会读书的家伙作甚,他们什么都不懂,若是他们敢动李临渊一根汗毛,小心老子带兵将他们全部都给灭了!”
这时徐达突然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之前李临渊在浙江时改革了军制,使得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了很多,我看这人确实是一个人才,如果能够把他调到北方来管理后勤的话,那么我们将会省不少的力气!”
燕王朱棣听到之后也是眼前一亮,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
梦到他们两家之间的关系,这也烦也早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如果真的能够把他收入麾下的话,以徐达对这人的称赞,绝对是个少有的奇才。
到那时自己手中的力量岂不是会变的更加的强大。
找到这一个地方,他也同意了这件事情。
看到这两个将领都已经同意了这件事情,魏国公徐达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事实上他是故意将这件事情给说出来的,就是想办法把李临渊调到这一个地方来。
如今李临渊在应天府当中,实在是太过于危险了,要知道李临渊的那一番话虽然没什么错误,可是却是绝了那些读书人的根。
估计那些读书人在心里面早就已经恨透了李临渊。
相比较发现真理的人,人们更加讨厌第1个提出来这种真理的人。
而通过这一个办法,一方面确实可以让他们北方的后勤压力减弱一些。
经过之前和李临渊在浙江的配合,他发现和李临渊配合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基本上许多的事情,李临渊都可以提前帮他考虑好,如果让李临渊来帮助自己管理后勤。
那么这一次对付北面的蒙古鞑子,自己就完全不用担心后勤问题,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去管着前面就行了。
当然更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希望能够让李临渊离开应天府的那一个漩涡。
毕竟在应天府可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那些文官会做出什么激烈的事情。
让李临渊离开这个地方,也是想让他离开权力的漩涡。
这毕竟是自己亲口承认的准女婿,又怎么可能让他出问题呢?等到魏国公徐达写完奏折之后,便又在上面写上了燕王朱棣和凉国公蓝玉的名字,一同将他送给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