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县令到国之砥柱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明军西南大败

第183章 明军西南大败

这个问题就是大明朝廷在西南再次打了败仗,并且这个败仗败的非常严重。

可以说对大明朝廷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耗。

大明建立后,因西南地区地处偏僻,远离中枢,而且山高林密,瘴气弥漫。

朝廷自己研究了一下,都估计很难在那里实现直接统治,因而实施了一种土司制度,即由部落酋长担任世袭的土官,对其领地实行自治。

朝廷在这些地区也设立官署和卫所,派兵屯田,并推行汉化,以期化夷为夏,使当地土着逐渐融入大明。

是这样的制度显然是有很大弊端的,最大的弊端就是朝廷官员并不具体管理当地的行政事务。

这种土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羁縻统治,使得朝廷在那里的影响有限。

大明的人才不少,不可能没有看到这种弊端,所以他们为了尽量消除这种不可能消除的弊端,他们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尽量采用平衡策略。

也就是说,不要某一个土司做大,如果这土司发展的越来越好,势力越来越强大了,朝廷就会明里暗里的,支持其他跟他有矛盾的士司去对抗它,削弱其力量。

这是一种阳谋,所有土司都明白,他们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跟朝廷抗衡的,所以也愿意接受朝廷官员的管理。

就算是这样,明朝朝廷也不敢肆意妄为,以免引起所有土司的反感,让朝廷掌握了这种平衡消失。

所以明朝在西南对土司又实行了汉化,希望有一天能够将土司麾下的民众彻底汉化,为以后为西南形成真正有力的统治。

而土司们对汉化政策十分抵触,而朝廷在那里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形成有效震慑,所以土司们敢于对抗朝廷。

在明一代,西南地区的叛乱时有发生,这一次米鲁之乱的叛乱起因,是普安州苗族土司隆畅的家庭矛盾。

没错,搞得大明朝廷现在糟头烂额的大麻烦,今年最初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西南土司家里的一个家庭矛盾。

隆畅有个美貌的妻子叫米鲁,是沾益州土司安民的女儿。

隆畅还有一个前妻生的儿子叫隆礼,但隆畅和隆礼关系不睦。

《明史》没有记载父子不合的原因,但《明实录》中说是“听营长阿保等之谗,由是父子相雠。”

这意思是隆畅受了手下一个叫阿保的挑唆。

而这个阿保不仅挑唆隆畅父子,还暗中与米鲁私通。

后来,米鲁“被出”,也就是被休了,回娘家居住。

《明史》没说米鲁被休的原因,但《明实录》说她“以罪见逐”,虽然没提是什么罪,但很可能是她与阿保的私情被隆畅察觉了。

后来,隆畅日渐衰老,隆礼继承了土司职位。

米鲁听说后,就让阿保去游说隆礼把自己接回去,隆礼果然接回了米鲁,但是米鲁和隆礼也私通了。

后来,米鲁、隆礼、阿保三人之间的苟且被隆畅知道了。

这个事情放在谁身上,那也是不能够忍的。

他大怒,杀了隆礼,还领兵摧毁阿保的寨子。

阿保便带着儿子阿鲊与米鲁一起兴兵进攻隆畅,接连攻破百余座寨子,杀了许多人,还抢了很多牲畜。

隆畅不敌,逃到了云南。

朝廷派驻当地的总兵官是东宁伯焦俊,也没有太当一回事。

他和巡抚钱钺听说这件事后,就一起给双方调解,米鲁同意和解,并去云南接回隆畅,但是在途中,她毒死了隆畅。

隆畅还有一个妾叫适乌,生有二子,居住在南安。

米鲁想把他们也都杀了,于是又带兵攻南安,并开始公开反叛。

她在普安修筑了三个寨子,令阿鲊等人防守。她把自己所居的寨子命名为“承天寨”,出入都打着大黄旗,四处袭杀朝廷官兵。

从那之后直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五年的米鲁之乱,就这样发生了。

现在都已经打了五年了,接下来还要打多少年,他们看不出来,他们甚至看不到尽头。

今年七月,米鲁率军攻打平夷卫,贵州都司发兵增援,朝廷也从湖广调了两万军队进入贵州,目的就是要彻底平定米鲁之乱。

赵远松帮朝廷挣了那么多银子,现在朝廷手上阔绰了,有了银子,就不希望这些事情拖太久。

以前朝廷缺银子,调多点兵进去平定米鲁之乱也都舍不得,一直抠抠搜搜的,现在难得有了银子,怎么可能不让天下臣民都看一看,现在的大明朝廷还有多强大。

按察使刘福也觉得这场战事肯定赢定了,做出了他这辈子最蠢的一个事情。

他竟借机向米鲁索贿,米鲁将计就计,给了他不少好处,于是刘福故意延缓出兵,使米鲁赢得了部署伏兵的时间。

结果官军在进到阿马坡时,落入米鲁的伏击圈,一战下来,官军死伤惨重,数十名将领阵亡,都指挥使吴远被俘。

本来用来评定弥鲁之乱的军队,包括朝廷花了力从湖广调的两万军队,也几乎都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损伤殆尽。

眼看米鲁势大,贵州镇守太监杨友,心里惊慌不已,连忙请求朝廷增援。

可是朝廷原本也以为这场战争肯定是稳了,连精力都没有怎么放在西南上面。

而之前西南诸将给朝廷的奏报,确实是十分顺利,仿佛给朝廷一个错觉,在今年之内就可以彻底平定西南的米鲁之乱。

谁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虽然收到了杨友的求救信,但是朝廷想要组建出军队来救他,那得是多久之后的事了。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飞机,没有什么火车,光靠两条腿,以及一部分的螺马行军,速度是会很慢的。

再加上朝廷调兵讨论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没有半年都是出不了兵的。

杨友自然也等来他心里所期望的救援。

他眼看着朝廷靠不上,起码朝廷的大军没有有可能赶到了,但身边的危机是实打实的。

既然不能够对抗米鲁,那么就只能够迂回行事。

杨友可能是想搞一个缓兵之计,也可能是想给自己搞点功劳,但到现在已经没有办法查出来了。

杨友又试图招降米鲁,米鲁诈称愿降,引诱杨友上钩,将其活捉。

然后借着这个大好机会,米鲁叛军袭击了官兵的盘江大营,明军再次遭歼灭性打击,大批军政要员在袭击中丧生。

死于此战的将领包括贵州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都指挥李宗武、郭仁、史韬、李雄、吴达等人。

这些都是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至于同知、佥事、镇抚、千户、百户、旗总、小旗等中下级军官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经过这两战,包括“三司”在内的贵州文武官员全部被杀,数万官军几乎全军覆没,仅剩少量官军死守普安州,勉强保得普安州不失。

至此,贵州既无主事官员,也无可战之兵,而米鲁的声势则达到了顶点。

甚至论有消息宣传,米鲁的下属已经跟米鲁劝说了,现在大明朝廷不堪一击,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跟他们进行斗争。

既然这样,他们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杀出贵州,杀向云南,然后占领整个南方,或许将来能够得到天下。

米鲁对于自己将来或许能成为女皇帝的事情,心里估计也有想法了,要不然也不会给自己定下一个“无敌天王”的名号。

几十名明朝的高级官员全部被俘,这根本就不是大明朝廷可以承受的。

西南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几乎所有的精华官员,全部被一次榨干了。

就连湖广调过去的两万军队,也就是全军覆没。

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内阁和弘治天子拿到的那封奏疏的时候,手都是发抖的。

他们感觉到全身冰冷,甚至一时之间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个事情接下来到底应该怎么办。

现在赵远松那边这场仗还没打完,也不知道是打赢了还是打输了。

反正他们觉得打赢的希望不会太大。甚至他们还听说另外一个消息,太子也跟着赵远松出海了。

眼看着这场仗最多也就五五开,太子还上去了,要是真打败了,太子被俘虏了,这可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大秦嬴氏之帝国崛起
作为嬴姓之人,大秦帝国崩塌,兄弟姐妹被人屠戮,蜀王嬴无忧。历史早已注定?我只为求活,他们会放过我否。
深深深山
家族式造反
家族式造反
大宋安元七年。一个无良道士忽悠村民张睿有帝王之相。信以为真的张睿拉着三个儿子建国称帝。且看张睿父子如何推翻大汉王朝……
灵活的食神
大唐第一亲王!
大唐第一亲王!
一觉醒来,李未央悲催的发现:他从21世纪穿越回了唐朝,没错!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盛唐!而且还是唐初,那个文臣武将猛的一批的年代!作为平阳公主唯一的儿子,他避无可避!他是否能够抗住各方面的压力,面对已经蔓延了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他又能否劈碎这污浊不堪的前夜,为大唐带去真正的曙光!...
温夜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亮剑:穿越成土匪你成列强?
秦晔穿越到亮剑世界,成为黑云寨三当家。身负双穿门,秦晔可在亮剑与现实世界来回穿梭。从此开始做倒爷!老李,AK要不要?便宜,论斤卖!老李,坦克要不要?便宜,买坦克送炮弹!老李,大炮要不要?便宜,当然都是100mm以上!小玩意儿我能卖你吗?李云龙:召集全团,我要打太原!
歪把子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反向救宋,我竟成头号奸商
我叫孔方,表字万贯,熟读《宋刑统》。薅朝堂官员羊毛,割地方豪绅韭菜,哪里有钱哪有我。西北贩过盐和马,辽境卖过酒与茶,运河船老大,海中巨无霸。有人骂我奸商,有人言我乱国,我只想以商人之名,重理天下之财,为大宋续命。……那日,辽攻北境,西夏犯边,高丽、东瀛蠢蠢欲动。被冠以“大宋头号奸商”恶名的孔方高声道:“我,孔方,裸捐!”官家赵祯泪流满面,晏殊、范仲淹、包拯、唐介、韩琦、富弼、狄青等名臣纷纷排队道歉
十年打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