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昭古城,以前叫做“江达”,意思就是河道中的大谷口,因为它是尼洋河跟娘蒲河汇聚的地方。
这两条河流汇聚的峡谷中,有一百多个村子,而江达就是河沿的头一个村子。
江达的历史,大概有两千多年,有水即有人家,何况位于大河口,没有四通八达,两通四达总是有的。
在阳光的照耀下,古城因过去的故事,显得遥远而神秘。
江达早在唐朝的时候,是唐蕃古道的军事重镇,也算是茶马古道显眼包的存在。
唐太宗时期,吐蕃使臣远赴长安,向太宗求娶李姓公主到吐蕃和亲,皇帝便从宗亲中选中文成公主远嫁。
吐蕃王松赞干布从江达出发,在扎陵湖迎娶尊贵的文成公主。
迎亲、送亲的队伍在进入唐蕃古道的时候,天降大雨,数日不停。
松赞干布为了让公主免受风雨,决定驻守此地等雨过天晴,于是在古道右边的山崖处,拔剑劈山,削出一块避雨的地方,请公主在此小住。
当时是西南地区的雨季,大雨持续了小半个月,文成公主想必是个很有思想的文艺女青年。
山中无聊的她一时兴起,竟主持起陪嫁的手艺匠人,在石壁上搞起了创作。
他们在江达一带的山谷中,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古迹,除了唐王肖像、还有大量的佛像和石刻经文。
唐朝遗迹表达了文成公主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佛像和经文仿佛见证着公主的祈愿,她向菩萨们请求庇护,保佑自己早日到拉萨完婚,完成唐蕃和平的大业。
刻着经文的山,也被命名为藏经山,朱红色的六字真言遍布其间。
元朝的时候,朝廷在这里确立了正式的驿站,其中最为着名的,就是“小八廓街”,昔日繁华往来可以想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