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孙权扫地出门,我反手投靠曹贼

第148章 袁绍:我TM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马砸死

第148章 袁绍:我TM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马砸死

袁绍从官道往邺城走,而曲阿则是抄小路,翻山越岭的返回邺城。

因此,曲阿是早袁绍一步回到邺城的。

“主公!”曲阿匆匆赶回来,朝着苏鸣禀报道:“袁绍回来了,大概也就一柱香的功夫,估计他就到城门了。”

一听袁绍回来了,苏鸣不由的眼前一亮。

苏鸣取下邺城之后,一直在这里守株待兔,就是等着袁绍返回邺城的时候。

还有一炷香的功夫,差不多袁绍就来到城门了。

苏鸣这边,也得抓紧时间准备啊!

苏鸣这是要准备什么?

苏鸣得打扮打扮。

要知道,当初在官渡的时候,战场之上,苏鸣一人独战关羽,张飞,赵云。

可谓是阵前显露了威风,所以,袁绍对于苏鸣的印象很深。

苏鸣得打扮打扮,让袁绍认不出他来。

苏鸣原本是面白无须,他用那个油蜡把自己的脸给染的蜡黄蜡黄的,然后,又粘了一些胡子上去。

这样一来,苏鸣就算是变了模样了。

别说是袁绍了,就连张辽,太史慈他们都得仔细的辨认,才能看出这是苏鸣。

然后,苏鸣又让城头上的士兵都换成袁军的铠甲,旗号也都换成袁军的旗号。

另外,靠近城门一里之外,今天都不许百姓靠近。

任何人胆敢靠近城门,都得掉脑袋。

布置好了这一切之后,袁绍差不多也要到了。

“报......”

很快,这斥候来报,说袁绍距离城门也就一盏茶的功夫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苏鸣让手下人都演好自己的角色,都得装的像一些,莫要让人看出了端倪。

城头之上的将士,都准备好了强弓硬弩。等到袁绍来了之后,苏鸣一声令下,他们就是万箭齐发。

苏鸣亲自带领五六十个精锐,就守在城门口,装作是盘查城门的士兵。

很快,袁绍就带着他手下的士兵来到了城门口。

看到这熟悉的邺城之后,袁绍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当初,袁绍从这邺城出去的时候,他是何等的威风。

浩浩荡荡几十万大军,对外诈称百万。

兵马粮草充足,那个时候,他袁绍可是天下头一号的诸侯。

再看看现在?

乌巢被烧,官渡兵败,他袁绍惶惶如同丧家之犬,逃回了邺城。

现在到了邺城城门口了,他手下就五千来人。

袁绍是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啊!

按照常理来说,袁绍作为主公,他应该是在队伍的正中间的。

但是,袁绍现在归心似箭,他一心就想回邺城。

所以,现在袁绍就走在了最前头,他想要第一个进邺城。

邺城这是袁绍的大本营,进了邺城之后,袁绍心里就踏实了。

按理说,进了邺城之后,袁绍的心里就踏实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袁绍越靠近邺城,他的心就越慌。

这个时候,城门口苏鸣做出一副迎接袁绍的样子,他也紧盯着袁绍。

就等着袁绍到了近前之后,便将袁绍给生擒活拿了。

“哒。”

“哒,哒。”

眼瞅着,袁绍距离苏鸣就剩下三十来步的时候,后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袁绍本就心慌,听到马蹄声之后,他就更心慌了。

袁绍心想,这马蹄声哪里来啊?

怎么追赶的这么着急,莫不是曹军的追兵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