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孙权扫地出门,我反手投靠曹贼

第116章 许攸来投,曹操倒履相迎

第116章 许攸来投,曹操倒履相迎

许褚正在这里看着这些闹事的士兵,没一会,就看到大将曹洪带着一队兵丁,曹洪的手里还端着一个托盘。

托盘上的这个东西,许褚看着有点眼熟。

血不糊啦的,这是个什么玩意啊?

许褚定睛一看,这赫然就是那管粮官王垕的脑袋。

“管粮官王垕贪污军粮,如今,已经被丞相下令斩首。”

“丞相有令,诸军将校暂且忍耐几日,不出十日后方粮草必定运到军营。”

“若是再有闹事的军校,一律和管粮官王垕同罪。”曹洪声若惊雷,在这些士兵们的耳边响起。

看到这王垕的脑袋之后,这些闹事的军校心想,哦!怪不得我们吃不了饱饭呢?感情,这些军粮都被管粮官王垕给贪污过去了。

现在管粮官王垕被丞相斩了,等到新的军粮运来,我们就能吃上饱饭了。

十天,十天新的军粮就运来了,那没啥说的,再忍个十天就是了。

怨恨不会消失,但是,他会转移啊!

士兵们这么一想,心里对曹操的那个怨恨,就转移到了管粮官王垕的身上了。

眼见士兵们安抚下来了,曹洪朝着许褚一拱手,说道:“仲康,我先走了。”

“主公有令,要将管粮官王垕的脑袋传阅各部,让各部都知道此事,方能安抚军心。”

许褚现在是一头的雾水,他挠了挠头,对曹洪说道:“那行,你去吧?”

曹洪带着管粮官王垕的脑袋走了,去传阅各部了。

许褚直到现在,他还是一头雾水呢。

许褚心想,管粮官王垕刚刚还说去找丞相商议对策呢!怎么,转眼之间,他就贪污军粮了?

许褚又想,这事我怎么没听说啊?王垕也不像是贪污军粮的人啊!

许褚没听说管粮官王垕贪污军粮?

那他肯定没听说啊!

这压根就是没有的事情,人家管粮官王垕压根就没贪污过军粮,一粒军粮人家也没贪污过。

这纯粹的就是栽赃陷害,但是,你也得看看栽赃陷害他的人是谁。

栽赃陷害他的人是曹操,所以,王垕也就只能饮恨西北了。

不得不说,在玩弄权术这方面,曹操真的是顶尖。

他这一番操作,在仅仅牺牲了一个管粮官王垕的情况下,便将一场可能爆发的兵变,消弭在了无形当中。

唯一的倒霉蛋,就是那管粮官王垕了。

不过,他在九泉之下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他被曹操砍掉了脑袋之后,曹操对着他的尸体说了一句,汝妻汝子吾养之。

他的老婆孩子以后都有曹操照顾,曹操最擅长照顾别人的妻子,那指定是给他照顾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的。

曹营这边,靠着仅有的粮草支撑着,最多也就还能撑个十来天。

许攸要是还不来投,那曹操也就只能无奈退兵了。

......

......

傍晚时分,曹操的中军大帐当中能依稀的看到烛光。

曹操,郭嘉,苏鸣三人正在讨论着火烧乌巢的战术,战术已经准备了一套又一套,可以应对所有的突发情况。

他们现在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而这个东风,就是许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洪武元年,穿越而来的张异随自己的父亲,龙虎山天师张正常进京面圣,皇帝夺了龙虎山天师位,却以另外一个身份将预言过未来的张异留在京城。父亲抑郁而归,临走前求张异拿回龙虎山的天师位,却不曾想这个孩子未来,会彻底改变这个数百年的王朝。他当着皇帝面说朱家的官狗都不当,也用一张世界地图点燃过皇帝的野心,忽悠他将朱家的子孙送往全世界。他和太子交过心,也教过太子妃怎么生孩子。与刘伯温论过道,教衍圣公屠龙术,怎么屠
东鸭西楼
带着基地回大唐
带着基地回大唐
曾经的特战队长陆辰穿越了,带着一个战略物资仓库基地穿越的,穿越的还是唐朝,这不得大展拳脚一番,为后世打下偌大的基业?最主要的目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印记,最起码一千年后的队员能看见自己的坟!陆辰:“老程,这事能行!你信我的!”程咬金:“我信你个鬼,上次信你的,老子差点在黄金洲没回来!”陆辰:“我怎么听说你在黄金洲定居了?”程咬金:“我没有!别瞎说!不可能!俺老程不是那样的人!陛下,你要信我!”
阴影里的沉默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我助大唐盛世天下
武德八年,玄武门之变还未发生。苏彦穿越成一介书生。本想以文安天下,何奈突厥来犯,手持利刃,纵马沙场。至此提笔乱文坛,挥剑斩乾坤。“系统,商量个事,能不能再给点东西?”“你也太不要脸了,都快满配了!”“额,咱们商量下。再强一丢丢行不行”
染不尽余温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朱棣巡查后,硬说我小小县令要造反?
徐子麟穿越大明,却成了山沟里的一个穷酸小县令,他不甘现状,利用十年时间把蓬莱县打造成了人间仙境。却不料在十周年县庆之际,朱棣突然到访.....“陛下你听我狡辩,我真的没想造反啊!”
零号硬币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大明:夭寿了,我竟拉着老朱造反
苏辰穿越到大明洪武,开局就遇到了一个老愤青。老愤青刚开始,看不惯苏辰的一系列行为,哪怕吃个饭,也要逮着骂一顿。可骂着骂着,就感觉这老头子颇有军事头脑,一言一行是个领袖风范。而他的儿子,具备政治头脑,朝廷利弊他一眼洞穿。苏辰动心了,不计前嫌道:“老头子,你父子二人跟我混吧!我们一起造反,推翻老朱!”老愤青父子二人面面相觑。半年后,苏辰还未起兵,十万大军疾驰而来,将军看着老愤青,高呼道:“陛下,何故造
剑起六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