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经人

第3章 京城风云

大周朝十八个省确实太大了,在辽东此时是寒风呼啸,在京师却是天朗气清。

此时京师的永定门下熙来攘往许多人在等着进城。

城门洞和吊桥之间驿道两侧早已三步一岗布满了官兵,边上凉棚下一名军官模样的人懒洋洋地坐在一张桌旁。

突然,他的耳朵动了一下,远处官道上隐隐约约传来了马蹄声。

而这时城门下的百姓依然默默地排着队进城。

军官倏地站起身,无数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城门下的人群这才有了感觉,立刻有人骚动起来。

官道上,一队骑兵从远方风驰电掣而来,扬起漫天的尘土,为首骑兵高举着令旗大喊:“辽东紧急军情,闪开!”

军官听清楚了,是辽东的军报到了,狂奔了过去,“快!闪开!都给我闪开!”疯狂的推开城门洞里的行人,骑兵飞驰进了北京城,向皇城方向急奔而去。

官兵和百姓们无不露出惊愕的神情。

............

“次辅,两淮的盐引,在太宗朝的时候每年都有五六百万两的税收,就是高宗朝也有四百余万两。此后一年比一年减少,虽说其中有部分确是调给体仁院那边充做公用了,但怎么说也不应该只有不到三百万两。”

户部尚书赵子勋跟在内阁次辅张尚文身后,脸色凝重的说道。

赵子勋是当今简拔的心腹,倒不是他能力有多强,而是他对皇帝的忠心,跟随着皇帝的思路和步伐,比如现在,皇帝需要钱粮支撑辽东的大战,他立刻从户部调拨了三十万两,今早又运出去十万石粮米,这些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要知道,这几年山西大旱,黄河、淮河又接连发大水,波及山东、河南几个省歉收,若是辽东战事不能在十月底之前结束,恐怕朝廷将无法保证大军的军需粮草。

为了打这场仗,内阁首辅宋成良被奉旨养病。

“太上皇推行仁政,以宽仁治政,虽说收拢了人心,但也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弊端,吏治腐败、土地兼并、税收流失、国库空虚,实在是一个积弊甚深的局面呀。”

张尚文一边走一边说道:“说句犯忌讳的话,还是太性急了点儿。”

赵子勋沉默了,他打心里也不支持这个时候在辽东开战,但皇帝需要一场大胜来巩固自己的位置,龙首宫那位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了,一年了,至今没有一个勋贵军方的将领公开站队支持皇帝。

张尚文走着走着,突然停住了脚步问道:“去年两淮收了多少税银?”

赵子勋想了想,答道:“好像是两百三十多万两。”

张尚文点了点头,快步走进了乾清宫。

这几日建武帝吴芮如坐针毡,他很清楚,一旦辽东战败,或者没能拿下宁远城,外患内忧将一齐爆发,就是这个皇位都将坐不稳!

建武帝在上书房来回踱步,思量着对策。

“启禀陛下,次辅和户部赵堂官来了。”大殿外传来了当值大太监的声音。

建武帝回过神来,“叫他们进来吧。”接着,转身走回御案前坐下了。

“是。”

片刻,张尚文和赵子勋走了进来,向建武帝请了个安,接着走了过去,双手呈上奏章,禀报道:“陛下,巡盐御史林如海从扬州递来了折子。”

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连忙走上前接过奏章,呈到御案上。

建武帝一边展开那份奏折,一边说道:“赐座。”

“谢陛下恩典!”二人连忙谢恩。

突然,建武帝“唔”了一声,脸色一下子凝肃起来。

赵子勋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目光悄悄地望向边上面色淡然的张尚文。

建武帝看完了那份奏折,眼中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想了片刻,问道:“你怎么看?”这话显然是在问张尚文。

张尚文想了想才答道:“林如海在扬州四年,功劳还是有的。”说到这里,斜望了皇帝一眼,这才接着说道:“之前朝廷派的巡盐御史去两淮收的盐税一年比一年减少。林如海到任之后,虽说改变不大,但总算是止住了下滑的趋势,今年更是比去年多收了五十多万两。已经十分难得了。”

建武帝沉默了,目光移向窗外:“听说林如海的夫人得了怪病?”

张尚文愣了一下,接着说道:“前年,林如海的幼子也是如此夭折了。”

赵子勋的脸上立刻掠过了一道凄然,为朝廷办事的忠臣总是没有好的结局。

建武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一掌按在御案上,站了起来,“太上皇施政过宽了,过于放纵下头,处处以宽仁待人。江浙两省各衙门的官员勾结盐商,钱都被他们一层一层贪了。上下其手,铁板一块,派人去竟什么也查不出来。”

赵子勋:“江浙的官场从根儿上烂了,林盐政这仨月组织了三次清缴私盐的行动,都是无功而返,不是情报不准确,而是缉私营根本就不去抓私盐贩子,他们都是一伙儿的。河防衙门的兵他又调不动,倒是江南大营的人看在荣国府的情面上帮了他一次,不然今年也不能从盐商口中抠出这么多的银子。”

张尚文叹了口气,“所以他的夫人病了。”

顿了顿,接着道:“说到底,这几年贾家的权势衰落的太厉害了,已经护不住林如海了。”

赵子勋急剧思索了片刻,说道:“朝廷要用钱,或许甄家那里可以想办法。”

建武帝的目光望了一眼戴权,戴权开口了,“金陵镇守府传来密报,说体仁院下辖的江宁、苏州两处织造局今年至少盈余四五百万两。内务府却只收到了两百七十万两,至少还私瞒了两百万两。昨日两艘甄家的船抵达了朝阳门码头,从上面搬下来许多大木箱子,说是送给太上皇的节礼。”

张尚文和赵子勋飞快地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

就在这时,午门当值大太监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启奏陛下,辽东来的六百里加急奏章!”

张尚文、赵子勋倏地站了起来。

戴权从他手中一把抢过奏折,连忙呈给皇帝。

建武帝接过奏章,撕开封口展看,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激动的神情。接着把奏折放下,对几人大声说道:“先锋军已经攻破了宁远城周边的几处戍堡,大军主力今夜便可以围困宁远城。”

赵子勋激动道:“苍天护佑,辽东战事算是成功一半了!”

张尚文:“陛下,能不能把军报给我看看?”

建武帝大手一挥:“看吧。”

张尚文接过戴权递来的军报展看,赵子勋连忙围了过来。

看完了那份军报,张尚文指着军报后面附着的有功将士的名单,对戴权问道:“戴总管,这个先锋开路,血战兴水县堡的千总官贾琥是不是那个贾琥?!”

“哦?”戴权接过名单一看,眉尖不禁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我死后,给老朱直播大明烽烟再起
简介:蓝玉穿越回大明王朝,成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凉国公蓝玉。为了不被剥皮萱草,在朱元璋把自己投到锦衣卫诏狱之前,自我了断。“皇上,不麻烦您动手,我自己了断!我承认那些都是我干的,只求皇上不要牵连更多人。”回到现代不料反向直播给大明。朱元璋:蓝疯子真的没想过造反?造反的竟然是老四?!朱棣:这就是仙界么!等等,仙界怎么还有我篡位的资料?他诽谤我啊!朱允炆:我就知道四叔是最大的反王!徐达:原来飞天是真的?
清水街破碎的藕片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双大秦对比:两个秦始皇都懵了
嬴墨渊:我都准备远离咸阳,发展几年,让始皇帝安心当个太上皇,辣鸡金手指才来?最强对比视频系统!原世界秦朝VS九公子墨渊所在的秦朝对比第一原始大秦世界和第二改造大秦世界,哪个发展的更好。对比成功获得奖励。软弱爱民公子扶苏VS幕后苟道流九公子墨渊二世而亡胡亥VS对内剿灭六国遗毒对外暴打游牧联军在穿越者墨渊的世界里,大秦一百年间,国力蒸蒸日上。两个世界的秦始皇看着各自的后台,全都沉默了:原世界秦始皇:“
大秦鹰眼
浴血江山九龙嫡
浴血江山九龙嫡
你的穿越我的穿越好像不一样,小小世道大大人间,上呀上朝堂。旧的时代新的主张,勘破的书案,棋琴书画个个是强项。玩阴谋弄阳谋你我不一样,宫里宫外一不留神就会把命丢。来到宫里皇帝皇后脸儿又拉长,见势不好太后娘娘身后藏一藏,谄诟的话可以不可以不讲,还我一片海阔天空穿越人时代。让古人自己创造也许会更好,不知不觉就会超过我们的想象。
白头愚翁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广偷看我日记,躺平成千古一帝
杨武穿越隋唐,成为杨广身边禁卫军,开局获得日记系统,写日记获得奖励。这一日,杨武写下一篇关于三征高句丽的日记,却不知道,日记副本在杨广身边出现,看完日记,杨广震怒!日记内容虽然不多,可字里行间却仿佛只有四个字!东征必败!作为一代雄主,杨广如何忍得了!而随着日记的内容逐渐曝光,杨广绷不住了!三征高句丽必败,宇文家密谋造反,杨玄感之变…随着日记影响,杨广一战平高句丽,灭宇文,诛杨玄感,躺平成就一代帝王
十万铁骑下江南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大明:我崇祯今天就不上吊了
双眼一睁,就是歪脖子树。抬头一看,京城遍地反贼。难道大明就要亡在今天?不!既然我朱由检来了,大明就不可能亡!贪官污吏?朕要将其全部剥皮实草。三姓家奴?全部拉出去满门抄斩!大明朝烂透了?那就当个马上皇帝,另起炉灶,再建一个新明朝。这局势再烂,还能比朱元璋开局只有一个破碗难吗?……本文轻松、热血、杀伐果断、无系统、不放毒,尽管放心阅读。
烟熏小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