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稍片刻,一桌饭摆在了正屋客厅。
二子敲了敲门后,领着我们走进正屋,正屋的客厅摆着张四方的餐桌,桌旁摞着七八个塑料高脚凳。桌子后面是一条供桌,和两把已经看不出颜色的太师椅。
二子进屋后忙把凳子都拿了下来,分列在桌旁。九斤和老亮也上前帮忙,菜已上桌,大家落座。
二嫂拿出碗筷放在桌上,坐在靠近厨房门的位置说:“别客气,乡下人没啥好东西,都是自家种的菜和鱼,快,别客气,快动筷子吃吧。”
我也落座,香气扑鼻,桌上摆着一盘猪蹄膀,一个笋炒腊肉,红烧盘鳝,中间是一个土鸡火锅,还有一盘不知道是什么。
妙妙拿着筷子点拨了几下这盘菜,夹了一小片放入口中,笑了:“好香啊,像鱼一样。”
听到夸奖,二嫂忙说:“嗯,香就多吃,这是鱼做的,叫潘桃鱼糕,用五花肉和荸荠还有红糖加葱姜盐调味做成的。那位红妹子手是真麻利,没有她帮忙处理荸荠,饭做不了这么快。”
红枣只顾吃,头都没抬,嘴里呼噜的说了句没啥,继续嚼着手中那只鸡腿
我见红枣吃的满嘴流油,也赶忙动筷子吃开了。这时二子走进里屋拿出一瓶土烧和几个小酒盅放在桌上:“来两盅吧。”
老亮当时就乐了,二子举起土烧给老亮和老钱头都满上,又给我和九斤也倒了满杯。
妙妙看着二子喊道:“我呢。”
老钱头见妙妙要喝酒起身夺过酒壶说:“女孩子家家喝什么酒,再说你手还受着伤,喝了酒别落下病根。”
妙妙满不在乎的说:“手都没了,还在乎病根?”
说着抢过二子手中的酒盅放下,又夺过老钱头的酒壶给自己满上。
二嫂看着妙妙的断手担忧的说:“小妹,你慢点喝,这酒劲大,都是自己种的包谷和高粱酿的。”说完拿过桌上的酒壶也满上,然后把酒壶放在九斤的筷子旁,她举起杯对着妙妙说:“来,我陪你们一杯。”
九斤突然捂着肚子小声问二子:“有茅厕么?”
二子赶忙起身领着九斤走到院门口拐角处的茅厕,茅厕旁边是个很深的猪圈,有几头花猪,在里面不停的拱着槽子吃食。
席间推杯换盏,我们也讲了些路上躲避丧尸的故事,听的二子和二嫂一阵惊呼。妙妙也第一次听我讲起这些事,对我们这群人稍微有了些改观。
又吃了一会,猛听到院内铁门被脚踹开的声音。走进来一伙人,领头的是个戴着黑呢子解放帽的老头,后面领着四五个年轻小伙子,腰上都系着柴刀。其中有个戴金丝眼镜的小子边走边喊着:“缺老二,家里来客人啦?”
坐在我身边的二子听到这一嗓子,大腿明显抖了一下。二嫂也站起来快步出门迎了上去:“哎呦,三叔您来啦,这不是二子上山遇见了几个外地来的游客,顺便就带下来吃顿饭。”
二子也赶忙跟了出去,与二嫂和那个所谓的三叔在院子中说着话,其余的几人走进屋内,我们坐着都没动,继续吃着饭。
几个年轻人一进屋就围着红枣和玉台还有妙妙转悠。其中一个光头弯着腰站在玉台的背后,凑近头发闻了闻,一脸陶醉的样子。宝宝立在玉台怀里望着这个陌生男子,这个男子又想用手摸摸宝宝头,宝宝吓的直往玉台怀里钻。
这时旁边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也凑了过来,几人站在玉台身后俯瞰着玉台的胸部。
老亮提着钢刺就站了起来,红枣骂了一句:“王八犊子,往哪看呢?”
妙妙也被人看烦了,哐当一声把菜刀拍在桌上,拿起杯酒喝了下去。
几个年轻人被桌上的菜刀响声吓了一跳。屋里的动静也惊动了外院谈话的三人,那个三叔走进来见老亮提着枪刺,又瞅瞅桌上的菜刀,脸上露出不悦说:“干啥呢?这是张村,你们几个外姓人进村里来,我们村二子好心请你们吃饭,你们还亮刀?”
我把腰间的狗腿刀摘下扔在桌上,对着三叔说:“哎呀,抱歉啊,我妹妹脾气不好,有点喝多了。”
几个年轻人见都亮了家伙,也抄起腰间的柴刀准备动手。
这时三叔发话了:“吃完饭,赶紧走,谁知道你们身上有没有脏病,村里那些咬人的怪物刚处理完,别又让你们带进来喽。”
说完叫起几个年轻人走出了门。这时九斤刚好方便完从茅房提着裤子走出来,戴金丝眼镜男子撞了下九斤肩膀,回头看着九斤戏谑的笑了两声,他们走出了大门。这伙人又在二子家门口看了一会我们的车,指指点点的走远了。
九斤走进屋问:“谁啊,还挺嚣张的啊。”
二子不好意思的说:“刚才那个戴帽子的是我们村老支书,按辈分我得叫三叔,后面那个戴金丝眼镜的是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