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宋洌一家算得上是小康,有一套能住的房子,父母都是双职工,算得上吃穿不愁,温饱无忧。
后来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情况每况日下。
一家之主宋父为了挽回家庭昔日的荣景,不惜赌上往年辛苦节约下来的存款,借用炒股的方式,进行家庭资产增值。
那个时候,宋洌依稀记得,每天晚上她一边写作业,一边耳边还听着电视台节目请来的各类嘉宾,推荐各种股票和基金,指点江山,说得口沫飞溅,热火朝天,看得人激情昂扬,仿佛恨不得倾家荡产买其推荐的股票。
可惜财富密码永远被少数人掌握,再多的专家分析,也换不来一个投机奇迹。
她上初中那年,家里因为炒股不慎,欠下一大笔债务,而一向文弱的父亲为偿还这笔债开始了繁重的体力谋生。
这是一切悲剧的起点。
唯一祸兮福倚的是,父亲对股市日以继夜的研究让宋洌在耳濡目染之下,发现自己在数字上颇为敏锐,对各方资本在金融市场上如何角逐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她沉默地看着窗外不断往后倒退的夜景,忽然问道:“您还记得面试那天,说我对自己的专业没有热情,这句话吗?”
姚鹤望放轻了广播中的声音,“记得,怎么了?”
宋洌的神色有些恍惚,她正视着前方空旷的高架公路,“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我可能真的不适合搞IT。”
姚鹤望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她低声说:“我一直在想,今天的demo汇报,为什么贺经理——”她眼睛偷偷瞄了一眼姚鹤望,见他脸上没什么表情,才轻声含糊了过去,“一开始找的是姜茉,而不是我,如果不是我在最后见缝插针,那么根本就不会有我的份。”
“的确如此。”姚鹤望瞥了一眼满脸失落的宋洌,演示时候的意气风发全然不见,倒是有几分失意和不甘,“是她的失误给了你机会。”
宋洌侧过身,很是迷茫而认真地看着姚鹤望,“为什么她会比我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