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宋洌不由得又回想起了自己在电话中和母亲吹的牛逼,一个月一万多块的实习工资。
老实说,当初选择H公司作为实习首选,薪酬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重。
作为行业里有名的高薪酬的科技公司,H公司对于实习生的薪酬依据,就是每月的绩效考核。
最高档的是正式员工基础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最差的也有百分之四十,前者比后者相差两千多块钱,这对于在大学里一个月只花六百块钱的宋洌来说,是一笔巨款。
但是如果自己不把这个分析图做出来,按照标准,就不能拿最高档的工资了。
挡人财路,此困境不共戴天。
宋洌辗转反侧地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早早地来到了公司,坐在工位上起草了一封邮件,直接发给了能管数据中心和脑洞项目的技术老大,也是H公司的核心创始人员之一,现任公司CTO杨筹。
杨筹是姚鹤望当年在国外哈佛攻读MBA的时候认识的同校同学兼宿舍好友。
和姚鹤望一样,杨筹也是国内顶尖大学的少年班出身,后来远渡重洋去了海外名校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在人工智能和数学领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被姚鹤望请来成为了H公司核心创业团队人员之一。
H公司总裁办有一间非常大的实验室,里面所有的仪器设备全部按照全球顶尖的计算机实验室的标准,就是为了方便杨筹在技术领域研究时能够及时最快地出论文成果,支持H公司的科技创新在行业内牢牢占据龙头。
既然脑洞项目最开始是由杨筹提出,姚鹤望批准推行的,那么只有他们才能共同拍板,到底和日常业务比,如今脑洞项目重要性到底有多少。
现在人人都默认日常需求的优先级远胜于脑洞项目,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因为新项目更迭太快,以至于公司里的中高层领导也逐渐淡忘了脑洞项目的重要性。
哪知道宋洌忐忑地将邮件发出去之后,没等来回件,反而先是所在产品大组的老大许玠找上了她。
“我看到你上午发的邮件了。我因为最近事情多,实习生的事情我没有过多关注,所以你们的事情多少有些回应不及时。”许玠将宋洌引到一处会议室,关上了门,示意宋洌坐下,“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让你直接把邮件发到杨老师那里去了?”
杨老师就是杨筹,公司的上下级文化比较随意,大家也都叫许玠叫许老大。
“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我这些天的周报以及项目的阶段性完成汇报?”见许玠问,宋洌还是大致讲了一下自己目前工作进度,然后说:“目前我的前端界面设计已经实现,就差数据了,但是数据中心那边对我的数据需求的排期太迟,会影响我的工作进度。”
许玠思虑了一会儿,“数据中心那边每天要排期整个公司开发组的数据需求,再加上这段时间公司新产品要上发布会,肯定顾及不过来。这种情况下,你要不试试看自己伪造数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