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小家伙的知识储备和特殊能力的强度都要比自己想得高的多啊。
想到这里,林倩薇开始思考起如何让洛希的强大能力发挥出最大作用来了。
林倩薇思索片刻之后,突然眼睛发亮,猛然拉住洛希的手说道:“对了,我们可以试着抢在欧联邦之前试着找到希格斯粒子,将这个荣誉留在我们炎国!”
“这可是诺奖级别的发现啊!”
对于希格斯粒子,洛希也有所了解。
希格斯粒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它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
这种粒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重要到洛希在前世的地球上,这种粒子起初被称为上帝粒子(后来英国《卫报》重新发起了一次希格斯粒子的命名竞赛,最终获胜的名字是香槟酒瓶玻色子。
为希格斯粒子重新命名是因为物理学家们都不太喜欢上帝粒子这个称呼,这太宗教化了,而且有些过分强调这个粒子的重要性了,虽然它确实非常重要)
希格斯粒子的作用就是为万物赋予质量。
是的,物质的质量都是由希格斯粒子赋予的!
因为它这一重要的作用和它在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一开始的它才被称为上帝粒子的。
在洛希前世的地球,希格斯粒子于2012年被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现。
希格斯粒子的发现非常困难,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也是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才将其发现的。
而且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治学态度相当严谨,他们在2012年七月就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证据,证据的规格已经完全达到了确定发现所需要的正式标准。
但是直到2013年,他们又进行了相当严谨的研究,排除了一切这个新发现的粒子不是希格斯粒子的可能后,才正式宣布了希格斯粒子的发现。
就这样,这个起初被称为上帝粒子的重要粒子就这样被地球人类发现了。
也进一步证实了现代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正确之处,是人类物理学探索途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另外,在希格斯粒子发现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很有趣的过程。
探索希格斯粒子是一项相当耗费资金的大工程,洛希前世地球上在20世纪九十年代的欧洲的LEP对撞机和美国的Tevatron对撞机都对希格斯粒子进行了全力寻找。
但是后来都因为能量和亮度的不够而失败了
后来,美国打算建造超级超导对撞机SSC,如果SSC能够成功建成,那发现希格斯粒子的荣誉或许会属于美国人,但这一项目因花费太大而被美国国会终止了。
SSC的夭折把发现希格斯粒子的荣耀让给了欧洲人,后来欧洲花费了上百亿美元建造出来的LHC对撞机终于找到了希格斯粒子,使得欧洲超越美国再次登上了物理学的巅峰。
而这一世蓝星的历史也与前世的地球惊人的相似。
白鹰国想要建造的超导粒子对撞机也是因为花费过大而被白鹰国国会否决了。
现在只有炎国和欧联邦在继续探索这一方向。
而想要发现希格斯粒子又是何其的困难?
其工程难度可谓是世界顶级的了。
欧联邦那边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因为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电接连缺陷,发生磁体失超事件,造成50多个超导磁铁被毁坏、真空系统被污染,整个运作被迫延迟了好几个月,最近几个月才开始正式进行希格斯粒子的探索。
而炎国这边也差不多,两个势力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齐头并进,就看谁能先找到希格斯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