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在上

第5章 破境神藏

当今天下修行五脉,兵仙李牧与武帝叶白夔留下的传承,一个主修战阵之法,一个追寻天人体魄,于功法一业,并不甚注重。

而儒、释、道三教,功法、术法却各成体系,皆不相同。

其中尤以道、佛两家功法最为高深莫测,向来以繁杂着称,儒法则以“修习之难,难于上青天”名动九州。

只因世间修行十二境,除却第一境造极,乃意在淬炼筋、脉、肉、皮、骨,打磨出一幅上好躯体,为日后修行做准备。

此后每一境界,无论是神藏、墟宫,还是更深一层的脱胎、换骨、神罚、龙门……乃至十二境巅峰,道佛两家每一境界,皆都须以一门特殊功法相辅。

境界不同,功法亦不相同,层层而进。

境界愈发精深之时,所修功法便愈发晦涩。

这其间,两家修士绝不可越阶而行,以低境界强习高阶功法。否则,轻有散功反噬之危,重则有性命之忧。

但有教无类的儒家却与此完全不同,十二境之间,自下而上,门中修士一生皆只修以一门功法,便是春秋浩然。

此后境界每每提升、功法再难为继之时,儒家修士即以大智慧对其查漏补缺、缝补针织,自行提升这门功法,使之与境界相匹。

基于此,故而早在三千年前,九州之中,便曾有万千修士对之作出过一十六字评语: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但以我血,自书春秋!

或许冥冥之中早有天道注定,合该儒家一脉在陈念久身上中兴,亦或者那存在于他体内的道祖残魂刻意为之,偏是这样一门艰深功法,反倒正与当下的陈念久最为契合。

原因无他,自幼长在北凉王府中陈念久,十岁开始修行,此后三年,迈入造极境,接着便被雍帝一纸圣诏逼走西域,根本没有接触功法的机会。

而徐修四人,皆是武夫一脉传人,于功法并不熟络。更何况,四人皆是龙门境之上的高阶修士,对于神藏这种第二境界所须修行的功法,就更是鲜少留意了。

正因如此,所以唯有、也仅有儒家的《春秋浩然功》,最为适合当下的陈念久。

……

……

天边渐渐浮起一抹鱼肚白,陈念久悠悠醒转过来。

但他意识尚未完全清明,便感到一阵头痛欲裂,像是头颅内被人强行灌入了什么东西一般。

“这是……”

陈念久瞬间便察觉到识海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本古朴经卷。这经卷似乎与他心神完全相连,稍一动念,经卷便会自行翻开。

只是除却前二页外,余下的尽是空白。

陈念久不知道在自己的身上,为何会生出如此变化,但他在历经西域八千里路上太多卑鄙算计、阴狠仇杀的洗礼后,如今无论心思、亦或心计,都渐渐变深,人情恩仇,更是计算的清清楚楚。

故而当下,虽有震惊,却很快便接受了。

“春秋浩然功。”

陈念久看着第一页上仅有的五个字,面色一凝,接着便翻开下一页,只见上面写道:

“世间修行之法,有功与术之分。

功法为内功,修己身,铸就仙途,脱胎换骨;其为修行之基,乃万千修士衍生真气之本源。

术法为外术,修手段,杀人诛心,断人长生;其为武学招式,应一切攻击杀人技法之所在。

春秋浩然,便为功法。”

陈念久心中默念,似有所得。他视线左移,又见另有三行字:

“世间修行一十二镜,初三境为造极、神藏、墟宫。

第一境造极:知天地,明造化,极己身。

此境修士,可感知天地间元气运转,明悟其中造化力量,更可借之内视己身,淬体内六腑五脏,炼血骨经脉,知生命荣枯兴衰。

第二境神藏:凝止水,辟行路,驭方丈。

入得此境,可修习功法,以此勾连天地元气,使之凝入体内,开辟丹田气海,且于其间运转,衍生气机,三尺见圆,御气出窍。

第三境墟宫:气化液,肉如玉,养本命。

神藏之后,丹田中气机融为水滴,如须弥芥子空间一般,一滴即百川,而又内脏肉身如晶石玉璧,可在此境之间温养本命之物。”

古朴典籍上的一行行小字,如有生命一般,在陈念久眼中浮现,待及他看到最后一字,目光落在尾处的一幅狭小墨画上时,只感到胸前膻中穴位置,炽热难当,不住跳动。

似乎是将要破境的征兆。

而这幅狭小墨画,更像是这《春秋浩然功》的关键所在,其乃是一条经脉行路。

“怎么回事?”

陈念久瞬间回神,“徐叔叔曾经说过,想要破境神藏,乃是与天地之间浩荡元气心生感应,并将其引入体内,最终藏匿于关元穴气海之中,为何偏我是膻中穴?难道……这儒家的修行之法,与寻常修士大不相同?”

识海之中的古朴经卷仿佛知他心中所想一般,便在此时,那第二页上的一行行小字,一笔一划迅速拆分,不消三个呼吸,竟重新拼组成截然不同的一行字。

“儒家功法,胸中聚臆气,身养浩然气,以胸前膻中为丹田!”

二十二个字清晰映入眼帘,陈念久神色一凛:“顾不得许多了,到底如何,一试便知。”

当下迅速收敛心神,静心入定,依着墨画上的指引,试图与头顶上空的天地元气再次感应。

轰!

只是一瞬间,识海之中的古朴经卷一阵光芒大作。紧接着,长空中那先前本已消失的诸多大墨云团,竟再次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其速度,较之此前,又更快一分。

而在这大墨云团之中,九条如长龙一般的青色湍流,猛地坠落而下。

九江真气。

“既见大江,大江便可为己所用,以神识与之牵引,使其灌入体内,那时节,神藏可期。”

徐叔叔曾经说过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陈念久心中一震,如何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神识迅速扶摇之上,下一刻,便直接碰上了那九江真气。

甫一相遇,陈念久胸前膻中穴愈发炽热,就像永夜之中唯一的光明,一瞬间,那九江真气,就悉数蜂拥而入其中。

但入其间,这千丝万缕的真气,便在他体内快速游走,一息竟能气行百里,上行玉堂、绛宫,下走中庭、鸠尾、巨阙,而后与背上神道、灵台、至阳交汇。

最终,尽数凝停于膻中穴中。

百川汇流,万佛朝宗!

噗!

陈念久身躯如遭重锤撞击,直接吐出一口淤血,但与此同时,他周身上下,却在这一刻,被无数天地元气包裹。

“破境神藏,竟然……成功了!”

陈念久不可思议地感知着膻中穴位置那股油然而生的庞大真气,如何还判断不出,眼下的他,已经由造极晋入神藏。

只是此前明明还是失败的,为何现在……

陈念久并不知道,西域三年打磨,早已让他距离破境只有一线之隔,但因为身上伤势过重,加之没有功法因势疏导,故而迟迟不能成功。

但如今他体内烛龙血脉觉醒,再有儒家功法从旁辅助,自然可以一举迈过这道关隘。

陈念久站起身来,原本因为借用圣人之力而产生的乏力感完全褪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分外强大气息波动,环绕在周身上下。

他轻轻一掌拍出,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一丈之外的地面上,突然炸起一个巨大深坑,尘沙溅起,瞬间扑了满身。

嘶!

陈念久眼神一抖,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不可置信地盯着自己的手掌。

神藏境的轻飘飘一掌,竟能有如此威力?

旋即,陈念久突然想到,徐叔叔曾有一次与自己提及过修行五脉的事情:儒家真气,当为五脉之最霸道存在,故而,对于真气数量之要求,亦要远胜旁人。若不然,与人对敌,儒家修士百招之内,或许无敌,但百招之后,必将脱力,从而受制于人。

“原来如此。”陈念久瞬间了然,“我适才破境得九江真气入体,单论真气数量,早已足够。这儒家的春秋浩然功,真是再适合我不过。”

外公姜离临终前遗留下的一滴烛龙血珠,生来便让陈念久具备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优势,那便是真气数量。正因如此,所以他甫一入神藏,便得天地间九江真气入体。

要知道,强如他的父亲,那位名震天下、位列四大宗师之一的北凉王陈庆之,当年也不过只得七江而已。

而真气数量如此庞大,再有儒家功法以膻中穴为丹田,慢慢温养。

胸聚臆气,身养浩然气。如此一来,他的真气不仅数量极多,同时要更为霸道。

或许真如徐叔叔所说的那般:

同境界之内,他将举世无敌。

正思及此处,陈念久心中一动,识海中的那卷古朴书籍,竟然自行翻开了下一页。

这第三页上原本是空荡荡一片,并无任何只言片语,只有一滴墨渍躺在正中。

但当陈念久心神落在其上时,这滴墨渍却突然如同活过来一般,竟在识海中凌空飞舞,仿佛一个小人儿,正在使出一连串不知名的招式。

这一招一式之间,都暗合天地大道,充满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感。其中所具备的锋芒气韵,偌大的西域荒漠,险些藏将不住。

“这是……儒家术法!”

没有任何征兆的,陈念久脑海中突然涌入一股庞大信息。

儒家术法,书剑参同契。

共分五式:古意、盎然、四顾、扣指、门庭。

“这春秋浩然功,难道生来便是功法与术法系于一体?我如今破境神藏,此功法便可助我在九江真气的基础上愈衍愈多,一招一式,皆可叠加使出;而每次破境,更可得到一门儒家术法,可借机修习武学招式?”

陈念久突然想到萧衍曾经使出的那一记“推碑手”,便为术法。

术法乃是杀人招式,可刚猛霸道,可刁钻毒辣,但若要发挥最强威力,就非得以功法运转,继而衍生出真气加持不可;反之亦然,真气庞大,亦须借助术法使出,如此方得物尽其用。

二者完全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存在。

一念至此,陈念久心中狂喜,如何也想不到,大难之后,竟然他得了如此天大……造化。

……

……

接下来的三月时间,陈念久除却每日在徐修四人的坟前发呆,红着眼睛说些谁都听不见的话外,余下时间,便都用在临摹识海中那滴墨渍所使出的招式。

初时只是形似,并无半点神意。

但渐渐的,已是形不似,神意似是而非。

待及完全无形,如醉翁一般,步法飘飘忽忽,毫无章法可言时,神意却已与那经卷上的墨渍小人儿,有八分相似。

而等到陈念久用母亲临终之前留给他的木剑,随意刺出一式,这荒漠中的一株绿草刹那枯萎,却又在下一刻重新变得生机勃勃时,他已然神形兼备。

神藏境,功法、术法,皆已大成。

这一日。

陈念久收回木剑,拢了拢身上厚重棉裘。

他抬头望着视野尽头北凉王府所在的方向,眯起眼睛,轻声道:

“现在,可以回去了。”

这里是一座老城。

老的不只是四野黄土矮墙,放眼望去尽是一派陈旧土色。更连这座城的名字,都充斥着一种垂垂老矣、回光返照的死寂意味。

这座城,叫作老龙城。

北凉版图疆域极大,下辖凉、朔、并、幽四州三十一郡之地。

老龙城,便属于凉州酒泉郡下的一座边陲小城。

酷暑时分,烈日当空,这老城实在热得厉害。空气中像是存在着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蛛丝新网,狗皮膏药般贴在身上,粘稠恶心,撕扯不掉,让人感到一阵阵压抑的窒息。

脚下土墙边,一条黄狗趴在一抹阴影中,吐着猩红舌头,哧哧喘着粗气。

远处一株老槐树下,一个年约六旬的说书先生,正坐在一张小矮凳上,眯着眼睛打起瞌睡来。身旁,小脸脏兮兮的跛脚孙女,有一搭没一搭地帮着他扇扇子。

根本没人注意到,今日的老城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位新客。

那是一个披着厚重棉裘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出头,瘦削的脸颊乍看起来说不上俊朗,甚至还有些病态的蜡黄。但眉眼间落拓随和中,若有若无带着一丝未曾化开的稚气。让人恍然,或许他的年龄,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大。

年轻人腰间系挂着一柄木剑,一尺来长,剑脊纹路被打磨的极为规整,隐隐泛出晶莹光泽,一看便知质地不俗。

而剑柄上,又镌刻着两个细小梅花篆字:念久。

年轻人似乎刚到这老龙城不久,对周围的一切并不甚熟悉,停留了足有一刻钟,这才找准一个方向,准备离开。

老槐树下的说书先生听到脚步声,勉强支起眼皮,刚好便见到了这年轻人。

此时后者距离他不过十余步远。

说书先生两眼观人向来细致入微,精神禁不住一振:此人好生古怪,这般热的天竟然披着如此棉裘。嗯,裘袍看起来倒是华贵,只是这本该出现在寒冬腊月里的衣衫,却与眼下的这酷暑天气,十分格格不入。

不过,华贵倒也够了。

说书先生心中暗暗思忖,突然咧嘴一笑,“生意来了。”

蹲在一旁的小孙女愣了愣,眨巴着眼睛,不明所以。

“年轻人,我观你骨骼清奇,大大不凡,四肢五体当有天人之相,来来来,让老夫为你算上一卦如何?”说书先生猛地站起身来,在那人背后呼喊道。

说话间,他轻捋下颌一寸胡须,笑意温醇,倒颇有几分说不出的仙风道骨。

不远处,原本正要迈步离去的年轻人身形一顿,回头看了一眼,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说书先生显然有所准备,也不气馁,继续提高嗓门:“年轻人,老夫乃太清宫太上道祖第七十二代弟子,人称紫微真人,星象占卜无有不准,在这北凉四州向来有口皆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惜花之旅
惜花之旅
继承万亿家产的大少爷,原本享受着无数人羡慕的奢华生活,突然被无辜陷害,成了杀人犯。为了洗刷冤屈,签下协议参与死亡游戏。不曾想在游戏中获得各种神技,还遇到绝世美人,从此走上更精彩绝伦的人生巅峰。天真烂漫、纯朴坦荡的越女神剑阿青收来做保镖。鱼为之沉的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养在家里给我洗衣做饭。熟记天下武功秘籍的神仙姐姐王语嫣是我最爱的女秘书!
魔兽老玩家
海山行
海山行
相传上古时期,泷山有一神锻,手持十二枚古铜器,一人可抵万军。但其手段狠辣,残杀万人锻造血器,十二古国人皆畏之。一心想成为锻造师的桑邑,偶然拿到一枚传说中具有神力的六角古铜盒……面具人、血祭、十二古国的秘密就
无炎千羽
我在大荒搞种田
我在大荒搞种田
研究生毕业下乡的云漠刚听说这边要扶贫建设三千亩的花椒种植基地,他兴致匆匆的跟着去上山考察要大展伸手的时候,因为太热中暑不小心滚下山坡,在睁眼时已经来到了一个名叫大荒的世界。大荒人族出生后人人都自带有一个小世界。云漠始终不明白,那么好的地,为什么大家都不种呢?
平安星辰
我!苍穹之主!
我!苍穹之主!
谢家的江山,到底应归谁手?祖辈的争斗到底是为了什么?谢巽回家时发现谢家被屠尽满门,凶手到底是为了什么?先皇的懿旨到底写了些什么?谢巽究竟在调查什么?
无心缘
这功法有毒
这功法有毒
本书有意塑造出较为真实的玄幻世界,更注重人物、势力的合理性,前期慢热。(以下是正经简介。)上古之时,魔域入侵。此后传承断绝,文明蒙难,众生争渡!法修、灵修、武修……殖装、武装、元素……人族、妖族、魔族……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流?
流云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