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秦国到底再玩什么把戏,那些有心的百家学者还是没有抵抗住诱惑。
至少他们已经决定先到咸阳来打探打探了。
而发出消息的赵君几人,他们正的没有什么坏心思啊。
邀请这些学者过来真的就是编纂教材。
当然这么多学校可能也比较缺老师。
这些学者感兴趣的话还可以教书育人,岂不是一举两得。
“先生,通知我们已经散布出去了,但是现在正值冬日,他们恐怕不会那么快就赶到咸阳。”
扶苏坐在旁边问道。
“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青柳也在一旁等待着接下来的指示。
“确实,等到他们人聚集再到成书这中间还得花不少时间,现在嘛,我们该着手准备建学校了。”
三人正坐在内史府的办公室里讨论,赵君拿过之前就准备好的地图。
“你们过来看,这是秦国现在的疆域地图,我们得规划好需要新建小学的位置。”
扶苏青柳两人凑了她的身边。
“比如我我们现在的咸阳,咸阳的地方不小,又是大秦的中心,所以咸阳肯定会规划一个比较大的小学,这样才能满足需要。”
“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对照着地图把秦国所有郡县需要规划的小学点出来,然后找相关郡县的负责人,让他们赶紧开工准备建学校。”
“不然等我们这边老师和书籍都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地方上却没有屋子,这不就是笑话了嘛。”
“你们觉得怎么样,说说想法。”
赵君看了看两人开始征询意见。
毕竟办学校这事她也是第一次干,只能仿照一些现代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了。
“我觉得想法没有问题,就是您看秦国现在的疆域已经算很大了,我们按照什么方法确定位置的规划,一开始的话恐怕并不能覆盖全国。”
青柳指了指偌大的地图皱眉道。
“那是一定的,什么事情都是要一步步来干的,我们一开始基本是在人口城市都比较大的地方建学校,然后再一步步深入县城。”
“总不能一口吃成个大胖子,这次学校的收费不会高,如果那些县城的百姓有心可能路上会辛苦些,但是总归是有了一个机会。”
“要是想在大部分小县城也能建学校那恐怕至少得等五年以上,我们还是先迈第一步吧。”
赵君叹了口气,她明白青柳想要惠及所有百姓的想法,但是现在还没那个条件啊。
“先生,如果是这样规划的话,那我们应该就要给这些郡县拨款让他们建学校,虽然我们这边的金钱储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会不会出现贪污问题?”
扶苏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的这个问题得到了赵君的大力称赞。
“扶苏你这个问题提的好,既然建学校地方肯定会找我们要钱的,我都能想象到他们怎么哭穷了。”
“不过拨款也是必须的,到时候让每个建学校的郡县都提供详细的账册,并且要让当地监御史签字,这边我也会让郭掌令对照当地之前送过来的物价单仔细审核。”
“并且,在最终开学之前咸阳也会派人到地方上去抽查,这样我相信没哪个郡敢找死。”
“明白了。”
扶苏点头称道。
“行了,那我们现在就商量商量看在哪些地方建学校吧。”
三人对照着地图又凑到一起看去了。
几人忙碌了几天,基本上把所有小学建设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给这些地方的官员们发通知了。
这事就不用赵君他们去做了。
又解决完一件事,堆在办公室看了好几天书册的赵君决定休息一天。
自从青柳回来已经她们就一直在忙学校的事啊,竟然都没有好好搞个欢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