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一大早,林言青她们坐上的队里的牛车去赶集。
说是赶集,这个集更像是后世的早市。
趁着过年人多,大过年的,大家伙都把冬天做的东西拿出来,聚在一起也热闹。
一路上,林言青已经看到了卖各种腌菜的,卖编织品的,卖自己手工织的麻布手工做的糖葫芦,还有小鸡仔、带着家具修伞补鞋的,好不热闹。
大家伙热情的吆喝着,“来了啊,又香又甜的豆浆,热乎的,来点尝尝?”
“糖葫芦,酸酸甜甜的糖葫芦~”
“修伞,修伞。”
“收头发嘞,收头发嘞。”
随着吆喝声,集市上烟火气喊叫声,人声鼎沸。
小伙子们看到糖葫芦就走不动道了,都是山里树上摘下来的山楂,又红又大,外边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衣。“娘!我要吃!给我买一串吧。”
家里富裕的笑呵呵的从兜里拿钱,让卖糖葫芦的人选一串又大又甜的,小孩子吃到满脸糖花笑得开心。
日子窘迫些的,捂着口袋拧着眉,“这个不好吃,下次再买,咱们去买其他的,乖啊。”脾气好的会为自己不能给孩子在这样喜庆的日子买一串糖葫芦尴尬又束手无策,带着无能为力的愧疚匆匆离开。
“吃吃吃,吃个屁!信不信给你一鞋底子,大过年的别逼我抽你。”脾气爆的才不管,什么都想吃,她还想吃糖油果子呢。
“小青,这还有卖油条的呢。”李姥姥看到边上支着一口大锅,锅里沸腾翻滚着胖嘟嘟的油条,炸的金灿灿的。
“嫂子,来一根呗,又酥又香的大油条,都是自己家里做的,也就过年才做这一回,平时都吃不着呢。”卖油条的大哥热情的招呼他们。
现在白面是稀罕物,油更是,他家是镇上卖豆腐的,靠着给国营饭店供豆腐日子才好过不少,要不是他本人爱这一口也不会出来摆这个,舍得花钱吃油条的人不多。
“行,来三根。”李姥姥看着锅里的油不算也清亮,这油条又实在是勾人馋虫。
“好嘞。”小哥呲着一口白牙笑着说,这老太太看衣着就是个讲究人,旁边跟着的应该是知青吧,也就是知道还有城里知青在,他才大着胆子试一试。
“给,不是就念着这一口吗?”李姥姥把油条递给两人,京市的日子比这边要好过不少,又大小算是个干部,楚姥爷在京市最爱的早点就是豆浆配焦圈,小青这孩子更是,念叨油条好久了,她做饭还凑合,做这种东西手艺就不够看了。
一口咬下去,酥,韧,油香。
林言青幸福的眯起眼,旁边小孩子看着她们一口一口,金黄的胖大的油条,散发着白面香油炸过的香,不停的吞咽口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