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第463章 如愿

洛阳,司徒府。

桓范坐在堂上,垂着眼皮,翻着案上的文书,一言不发。

府中掾吏,以及各地来上计的郡守、国相以及上计吏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核心问题就是北疆正在进行的战事。

天子亲政两年,已经经历了三场大战,几乎没有停息的意思。

去年东征好说。孙权不自量力,主动挑衅,没有不反击的道理。

今年上半年的战事也有道理。匈奴人反叛,匈奴人入侵,并州刺史孙礼战死,北疆有崩溃的危险,天子不亲征,无法稳定北疆战事。

可是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大战就没那么必要了。

句注塞以外的土地陷落于胡虏之手已久,几代先帝都没能解决,如今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鲜卑人想侵占河南地,就让他们侵占吧。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等天下一统,中原恢复元气,再去征讨不迟。

当初汉武帝征讨四夷,可是在承平七十年的基础上。

如今天下尚未一统,天子就去和鲜卑人去争那苦寒之地,有必要吗?

意见很激烈,奈何司徒桓范顽固如磐石,从头至尾都没有松口的意思,甚至连敷衍他们的心情都没有。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的讨论又将是一场没有结果,更没有意义的争论,白费口舌。

唯一的成果,或许就是将来编写史书的时候,写下桓范今天的表现,让他为后世所笑,就像《盐铁论》中的御史大夫桑弘羊。

令人讽刺的是,当初编着《盐铁论》,用春秋笔法对桑弘羊大加鞭挞的桓谭,正是桓范的族祖。

几百年过去,当年抗义直言的桓氏如今也变成了朝廷的走狗,唯皇帝之命是从。

有人不忿,不顾礼仪,起身告辞,以示对桓范的不满。

桓范也不吭声,只是在心里暗暗记下名字。

吵了这么多天,他早就习惯了。拒于门外是不行的,听他们的更不行,只能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以示最基本的体面。他不会现在就追究那些人,但他会记下他们,将来调整职务的时候有所参照。

这些人嘴上说的都是百姓,心里想的却全是利益。

自己的利益,或者在他们身后支持他们的那些人的利益。

成为一郡一县的上计吏,绝不是普通人可以得到的机会,不仅要得到县令、郡守国相的赏识,还要经过中正甚至大中正的认可。不用细查,桓范也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出身。

论公正,他们连当初参与盐铁论的贤良文学都不如。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哪来的公正可言。

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圣人经籍都是浮云,都不过是遮掩一己之私的借口。

这样的人,桓范懒得和他们争论。

他更愿意用事实教育他们。

起身离开的人越来越多,堂上渐渐空了。这时候,有使者从外面冲了进来,快步上堂,将一份诏书递到桓范面前。

塞北大捷,天子颁布诏书,要止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

堂上一片死寂,数十双目光齐唰唰地投入正在阅读诏书正文的桓范。

使者只能传达诏书的主题,具体的内容还等桓范看完诏书后再公布。

当然,这诏书肯定是要公布天下的,他们也就是早知道几天而已。

但是对于官场上的人来说,这几天至关重要。

桓范感觉到了堂上的气氛变化,脸上却不动声色。他看完诏书,抬头看了一眼堂上众人,微微一笑。“诸君不是要与民休息么?现在可以如愿了。天子已经击破了鲜卑人主力,恢复旧边,接下来将偃武修文,改革弊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将神一怒
将神一怒
曾经替国征战,保卫国门的他,被当做维护和平的筹码,送进了冤狱!军功被国戚强占,为隐瞒事实,满门被屠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属下被驱逐,就连他的妹妹,也沦为血奴,给仇家的敌人续命输血,得知真相的他,手提三尺剑锋,踹开了牢狱大门,对着跪在满地狱卒前的战神们,冷冷地说道:“这一次,跟随我,屠门!屠国!屠天下不平之事!”
某乙君
莽在北宋末年
莽在北宋末年
在重文抑武的北宋当兵是什么感觉?窝囊、憋屈、炮灰?赵莽:来都来了,不如好好莽一回!杀最凶残的金人,揍最怂蛋的士大夫,收最凶恶的土匪贼寇!赵莽:老子的口号是以(武)德服人!赵佶:生子当如莽(凶残如斯,不似赵氏子)!赵桓:悔不该早听小八之谏!赵构:八哥威武!斡离不、粘罕、金兀术:直娘贼,比俺更像野蛮人!
贼秃秃
极品大周昏君
极品大周昏君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清源朝
燕云志
燕云志
燕云生逢英雄辈出的燕州大陆,于唐盟花街出世,在明教圣人的暗中安排下来到秦川武场拜赢霸天为师,成为十三太保。学艺有成的燕云被唐盟和漕帮暗中追杀,逃到林场结识完颜旻,与其结拜,适逢草原铁骑攻打白山黑水城,燕云帮其退敌,被乞颜真看中两军和好。在草原部落和林场部落的帮助下燕云回到中原,又得到汉帮辅助,最终奠定根基统一了燕州大陆。登基之日北海龙岛岛主郑成龙帅兵进犯,燕云御驾亲征收服龙岛,从此踏上了更加广阔的
幻夕煞
且下琼楼
且下琼楼
日月山河仍在,诸君且下琼楼。北方大律朝明主得位,渐入鼎盛;南方凛朝新族崛起,虎视四方;东南古国大黎日渐衰败,洒朝兵锋锐利,剑指海西而意图天下……值天下大争,雄国大溱,却自闭耳目,上有帝王满心杀王削藩,下有衮衮诸公一意争权夺利,罔顾时事利弊,使山河跌宕,兵灾人祸四起……幸有八方志士,汇聚而起,倾覆腐朽銮殿,刺破虚幻琼楼,再使日月高悬,山河锦绣。
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