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上党之后,曹芳进军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担任前锋的夏侯绩送来消息,鲜卑人的游骑已经出现在他左右,远远地看着,像窥视的野狼,让人不能不加倍小心。
虽然有心理准备,曹芳还是大感意外。
他问王昶,是鲜卑人太强大,还是北疆武备太松弛,居然能如此荒唐?
王昶很窘迫。
他心里清楚,鲜卑人这次之所以能长驱直入,游骑甚至到达上党境内,并不是因为鲜卑人强大,也不是因为北疆武备松驰,而是匈奴人反叛,一举重创了并州刺史孙礼,摧毁了整个并州的防务。
如果孙礼还在,并州的军队没有崩溃,鲜卑人连太原郡都进不了。
所以,根源在于匈奴人。
而反叛的匈奴人背后,有一些太原人难辞其咎。
不管怎么辩解,引狼入室这个罪名是逃不掉了。
天子本来就有意敲打太原人,如今遇到这样的机会,又岂能放过。
这一次,太原在劫难逃。
尽管如此,王昶还是尽力解释道,鲜卑人已经很多年无法深入腹地,这次意外取胜,难免志骄意得,想多劫掠一些财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说明王广坚守晋阳是有功的。
如果晋阳失守,鲜卑人根本无暇进入上党,他们会大肆劫掠人口更多,更为富庶的晋阳,满载而归。正是因为晋阳未失,鲜卑人所获不多,才会进入上党。
曹芳不置可否,随即又问,朝廷该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王昶统兵多年,又曾献过兵法,向来以名将自居。可是面对眼前这个困境,他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建议天子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能冒进。
鲜卑人骑兵多,又是大胜之后,士气高昂,仓促接战,对魏军非常不利。
并州刺史孙礼战死,已经动摇了人心。如果天子再出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以天子师从司马懿的用兵风格,建议他与鲜卑人决战也不可能成功,只让天子更加怀疑他的忠诚。
曹芳高调地接受了王昶的建议,下令全军保持阵形,稳步前进。
随意出击者,斩。
双方保持着距离,又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接战。
鲜卑游骑虽然越来越多,却找不到机会,只得步步后退。
过了襄垣后,曹芳下令停止前进,就在当地驻扎下来,整顿军备。
对手不同,采用的战法当然也要调整。鲜卑人机动能力强,但攻坚能力有限,要对付这样的对手,严密的阵型必不可少,将士的防护更有必要加强。
考虑到孙礼战败,大量的军械、盔甲被鲜卑人夺走,曹芳更不敢掉以轻心。
虽说完全的双马镫还没有出现,鲜卑人的具装甲骑还处于雏形阶段,但披甲率更高的骑兵破阵能力有所提高几乎是必然的。不做万全准备,曹芳绝不会轻易接战。
好在禁军的披甲率一直很高,各种武器装备也很齐全,物质上的需要并不多,更多是战术上和心理上。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回几个隘口、关塞,先将鲜卑人赶出上党。
鲜卑人入侵,上党百姓四处逃窜,人心惶惶。除了上党郡治壶关之外,附近几个县都没人了。别说就地征集粮草,就算是想找民夫运粮都找不到。
大军要保持体力,准备作战,总不能一直自己运粮,所以重建上党的治安,让百姓回家,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