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魏

第206章 钟会出使

陆抗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孙权叹了一口气。“这都是吕子明的功劳。”

陆抗依然沉默。

最近几天,孙权经常提起周瑜、鲁肃、吕蒙以及他的父亲陆逊,常有惋惜之意。仔细分辨,又有亲疏。说到周瑜、鲁肃、吕蒙时,孙权惋惜的是他们英年早逝,说到他的父亲陆逊时,孙权惋惜的却是君臣未能始终如一。

话里话外,孙权还是怨恨陆逊未能体贴他的良苦用心,只顾江东世家的利益,逼得他不得不严辞谴责,以致于君臣反目。

陆抗不想听到这些,又不能堵孙权的嘴,只好装聋作哑。

对父亲与孙权之间的矛盾,他自有他的看法。

但他清楚,此时此刻的孙权只想说服他,根本听不进他的意见,不如不说。

一会儿功夫,小船来到楼船前,有人上前询问,来回报孙权,说是颍川钟繇的儿子钟会求见。

孙权有些意外,回头看了陆抗一眼。

钟会是谁,他自然清楚。

作为钟繇的幼子,钟会年轻时就以才华出名。年初的高平陵,他又因协助魏主曹芳平叛有功,一跃而为主持武官选举的中护军,可谓青云直上。

这样一个年轻显贵,怎么会降尊纡贵,来做使者?

陆抗也有些意外,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不安。

他知道钟会口才极佳,是清谈的高手,这次来,恐怕会有劝降之义,一场争论在所难免。

他自问学问不差,可是与中原才俊一较高下,却未必有胜算。

他们父子的精力大多在军事上,对经学的研究不多。与普通人讨论学问,或许不惧。真遇到高手,难免露怯。

而钟会无疑就是这样的高手。

见陆抗不说话,孙权心情很复杂。

作为吴四姓之首的陆氏子弟,在中原世家面前也自惭形秽。仅人才而言,大吴与魏国相比,逊色不少。可是内讧的时候,他们却比谁都跋扈。

反倒是中原世家,在曹氏几代人的强制压制下,除了在曹丕时代比较得意之外,其他的时候都还算老实。尤其是魏主曹芳亲政之后,中原世家的态度更是温顺,连钟会这样的勋贵子弟都心甘情愿的为魏主驱驰。

我的哪一个儿子能有这样的手段?

面对江东世家的时候,谁能像曹芳一样,牢牢的控制着主动权,维持着君主的威严?

孙权的心情越发沉重。

一会儿功夫,钟会登上楼船,来到孙权的面前。

双方见礼完毕,得知孙权身边的年轻人就是陆抗,钟会正中下怀,主动挑起了话题。

“我读过陆公纪(陆绩)的文章,可惜未能与他同世,共论大道。如今能看到他的族人,幸甚。不知足下对他的临终遗言如何看。”

陆抗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孙权很诧异。“你怎么知道陆公纪临终前说了些?”

钟会莞尔。“大王不知道吗?陆公纪的临终遗言说的可不是家常事,而是天下事。中原士子无不知晓。我虽愚笨,也曾听闻。”

“天下事?”孙权打量了陆抗一眼,脸色有些难看。

陆绩是被他贬到郁林做太守,在任上病逝的,享年三十二岁。陆家人因此恨他,他自然清楚,也能理解。但陆绩临终前事关天下的遗言传到了中原,却没有报告他,这就有问题了。

“陆公纪说了些什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