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六百年前的自己

第107章 不识抬举的本雅失里

张辅这边刚刚出征,以中军左都督身份在大同练兵的丘福给朱棣上了一封奏报。

丘福在奏报里说,北边的本雅失里已经统一了鞑靼,并被鞑靼人推举为可汗,阿鲁台为太师。据派出去的探子回报,本雅失里还有意要收服瓦剌部和兀良哈部,本雅失里自去年开始与瓦剌和兀良哈来往密切。

在奏报的最后,丘福还写下了自己对草原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本雅失里如此这般,无非是想着复辟元帝国,他建议朝廷不能任其再这样自由发展下去,倘若本雅失里真的统一了北元各部,太祖爷当年北征的心血将会付诸东流。

本雅失里这个人野心勃勃,朱棣是知道的。再加上这人是正宗的黄金家族后裔,在鞑靼部影响力是比较大的。但朱棣对于本雅失里想收服瓦剌部并不担心,因为瓦剌内部比鞑靼部还要混乱。自从北元分裂以后,瓦剌内部又分成三股势力。他们的首领分别叫马哈木、太平和把秃孛罗,三股势力各有所长,谁也收拾不了谁,某种意义上使瓦剌部处于相互制衡的状态。而本雅失里要想收服瓦剌,这三个首领其中任何一个都能让他吃尽骨头。

朱棣如今最担心的就兀良哈三卫,这兀良哈三卫就是当初帮朱棣打朱允炆的朵颜三卫。当年朱棣登基后,命其移防北方大宁一带,允许他们自行繁衍,子孙世袭官职。永乐三年,朵颜三卫上书申请回到草原故乡,并保证依旧为大明效力,当时朱棣也没有多想,便准许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与朵颜三卫渐渐失去了隶属关系,朵颜三卫重新成了草原一股新势力。

朵颜三卫不过两三万人,万一本雅失里动用武力,朵颜三卫很大可能会被本雅失里吞掉,这不是朱棣希望看到的。

三月二十,朱棣在乾清宫召见内阁成员以及部分文武官员。

首先内阁成员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金幼孜等人觉得此时不宜与鞑靼人开战。他们的理由是现如今交趾叛乱还未平定,一旦和鞑靼人开战,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如果战事失利,本雅失里一定会趁机带兵南下劫掠我大明边境。

而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侍讲杨荣和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等人则建议派使臣出使草原各部,游说他们接受朝廷的封赏,以此来阻止他们形成联盟。再者也可以以此来试探一下本雅失里到底是不是真有野心,如果他接受朝廷的封赏,则让他继续当他的大汗。相反,如果他不接受朝廷的封赏,则证明他有狼子野心,这时朝廷再出兵一举荡平。

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元吉以及兵部尚书方宾则认为丘福对此事的看法太过于敏感了。他们认为游牧民族为了领地、牛羊相互攻伐是屡见不鲜的事,而丘福说本雅失里意欲统一北元各旧部也没有实质的证据。所以他们的建议是静观其变,不要给鞑靼人落下口实。

而以甘武为首的在京武将,如同庆侯火真,靖安侯王忠,武城侯王聪等则表示如若陛下要打,我等愿为先锋,随时候命。

朱棣听了各方的发言,看到了各位大臣的态度,心里甚慰。

朱棣考虑到交趾那边的战事如今胜负未果,如果此时攻打本雅失里,除了风险大外,还有就是出师无名,毕竟最近两年本雅失里没有侵扰过大明边境。

经多方面考量后,朱棣认为杨荣和杨士奇等人的建议符合当下局势,反正给他们个封号自己也不会损失什么,而他们还得向自己称臣。

当然朱棣这么爱面的一个人,是不会主动给那些游牧民族示好的。

好在瓦剌部首领比较敬仰大明这位永乐皇帝,早在永乐六年八月,瓦剌各部首领就已派人带了两千多匹上等马来向朱棣示好请封。当时朱棣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秉承着汉人礼尚往来的传统,更为了彰显大国的风度,朱棣回赐了瓦剌各部五倍的回赠,真是大手笔。

如今看来,本雅失里早就暗地里联系过瓦剌部的首领了,这些瓦剌人也很懂事,他们害怕大明以后知道此事会以此为借口攻打自己,所以才主动进贡表忠心。

有这么回事,朱棣当然顺坡下驴,他随即派吏科给事中郭骥带着自己封赏的旨意出使蒙古各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