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

第127章 到达南京

由于苏州的城墙外也有大片的闹市区,为了整个苏州的安全考虑,每到夜间,枫桥这里的运河航道就要封锁,所有船只都要靠岸停泊,不许通行。所以枫桥的原名其实是“封桥”,后来因为张继的诗太出名了才改名为枫桥。

所以当一行人回到了自家的船上后,赵鸿义立即下令开船出发,赶在封桥之前离开了苏州城。

此后很长一段路程都是在运河中行驶,由于运河比普通河道要狭窄,漕运船只又非常多,船只尺寸也很大,水上交通非常拥挤,时常发生堵船。

而夜间在运河中行船更是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因为夜间光线非常昏暗,视线不佳,船只极容易相撞,船工们驾船都是小心翼翼的,所以在运河中的行船速度要比在江河里要慢不少。

离开苏州四天后,终于来到长江边的重镇——镇江。在镇江休整了半天,船队从丹徒口进入了长江。

眼前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浩浩荡荡的长江看起来就像大海一样宽阔,风浪也比运河里大了不少。

赵鸿义站在船头,欣赏着浩瀚长江的壮丽景象,忽然想起了大文豪苏东坡那首着名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豪迈无比的感觉来,仿佛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岁月……

此时天空刮起了西北风,加上船只在长江中又是逆流而上,尽管船工们都在全力摇橹,可船速还是快不起来。好在长江下游的江面宽阔无比,不会有堵船的情况出现,船队在长江上又航行了两天,终于到达了南京城外。

作为大明朝的留都,南京城的规模庞大无比,整个城市共有四重城墙,从内到外分别是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城,其中起防御作用的主要是外城和京城两道城墙。

外城墙长度超过六十公里,共有十八道城门,京城城墙也有三十多公里,十三道城门,城墙围住的面积十分广阔,达两百多平方公里。

不过外城的城墙全部都是依托地形修建的土筑城墙,而且并不连贯,防御效果有限,主要的城防设施还是依靠极为厚实的京城城墙和十三道城门。

赵苏两家的船队过了下关,从三汊河进入秦淮河水道,沿途经过了定淮门、清凉门和石城门,一直来到水西门前。

水西门也叫做三山门,是一座带有水关的城门,也是南京城最重要的城门,十里秦淮河就是从水西门流出南京城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几乎所有的水运物资都是从这里运入南京城的,称为南京城的生命线也毫不为过。

船队在水西门外的一处码头靠岸停泊,就地休息,苏惟钧派了个仆役拿着帖子进城联络严家。

过了半个时辰,严伯毅严老爷坐着一顶轿子出城,亲自来到码头上迎接赵苏二人。

双方一番见礼。得知赵鸿义已经将十套蒸馏器准备好,连同工匠一起带来了南京,严伯毅十分高兴。

当得知赵苏两人都带了家眷同行时,严伯毅便大包大揽道:“两位贤侄和贵宝眷可住在老夫家中,一应生活开销都由我严家负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穿越到贞观年间,成为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发了狠誓: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娶高阳公主!房遗爱:“李二,退婚!”李世民:“取朕的刀来!”房遗爱:“要不,换一个?”晋阳公主嫣然一笑:“换我呀!”李世民:……最宠爱的小棉袄竟然漏风了。
七月余火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龙运为负,我照用不误!
“罢了。”永承天深叹一口气,“臣先走一步。”永承天,炎汉国师,乃炎汉帝国少有的几位谪仙人之一。一手炼运化人之术,可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将缥缈的气运转化为活生生的真人,神鬼莫测,妙不可言。可即便如此,也架不住炎汉国运日渐衰落,又恰逢先帝驾崩,小皇帝上位,毫无根基。为稳国运,永承天只能以自身为代价,与小皇帝的龙运绑定,创造出半朝文臣,才成功将国运稳固。待蓦然回首,小皇帝已然龙运尽丧,天下各地皆是潜龙之
灭世大帝
汉阙三国梦
汉阙三国梦
不知是穿越还是转世投胎,大学生肖彤成了刘备的败家儿子。乱世三国,是梦幻抑或历史?是励精图治以求一统,还是苟全性命做个安乐公?
一吃就胖
皇孙白手起家
皇孙白手起家
李昭的父王李齐是个坑货,逼宫失败,然后全家跑路。李齐被抓回长安,李昭逃进大山里。部下不知所措的看着他,李昭淡定道:“诸位放心,一切皆在我谋划之内。”李昭心里很慌,谁能告诉我,大山里该如何生存。
大千飞雪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