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六这天清早,
筱玉就把自己房里的嫁妆摆整齐一些,上面放上大大小小的喜字,有的还粘上。这些东西到时候就会有人来看的。过两日,就会送去萧家。
才吃过早饭,老十就过来了,她帮筱玉梳了一个俏丽的少女发型,又给她化好妆容。
筱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惊讶到了,她一个马尾的发型从小梳到大,居然还有这样娇俏的一面么?平时她觉得自己不需要化妆就挺好,现在用了小姨的化妆品,自然清新,还生动。
“别动!”老十说着把那一粒粒珠花别在辫子里。
小姨对着她左看右看后,“这个挂绳要取下。”
“不能取下。”筱玉捂着。
小姨惊讶,“云峰没买项链给你呀?”
“买了,只是这个坠子跟了我好久。”她觉得这给她带来了好运。
小姨哄道,“取下来放好,今天是要戴项链的咯。”
老杨过来,“听你小姨的。”
筱玉只得取下捏在手里,去拿了首饰盒来。
老十取了项链,耳坠,戒指,统统给她戴上,她的手里仍捏着坠子。
小姨问,“玉儿你怎么不穿耳?那样戴耳环漂亮些。”
“我耳垂上有一颗米粒大的红痣不能去掉,听人说,那可是福痣。”筱玉记起前世她有三处的痣都是米粒大小的红痣,都因自己不喜去掉了,后来却听说那都是福痣。她原本那样好命最后落入到那种绝境,她总认为与她手痒有关。
老杨倒没勉强她,“不穿耳也好。”
待妈妈和小姨离开房间后,筱玉才把耳坠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一些与祝家关系特别好的亲戚和朋友都来家里了。
云峰和宏毅过来说酒店那里都准备好了,有些客人过去,爸爸要他们来家里喊人过去。老杨听言就开始做准备了。
见到漂亮得如仙子的筱玉,云峰眼睛都亮了。上前悄悄地说,“你今天真美!”
筱玉笑看玉树临风,温文儒雅的样子,“你也很有魅力。”
“我也要去打扮一下。”宏毅听得清楚,“小姨,你来帮我弄弄头发。”
他的一句话把屋子里的人都逗笑了,有人直接开起了他的玩笑。
祝家说是客人不多不多,结果也来了上十桌。
外婆家,老外婆家就来了三桌,二中的老师,农业局的一些旧友,农校的老同事,还有些学员,筱玉的同学,还有祝家的邻居也有人来。
原来筱玉的干妈是要来的,听说送亲也要去,这场酒席就只有张校长来了。
老杨听着人夸她的女儿女婿,还有儿子,笑得嘴角都嘞上去。
亲戚几桌是不会为难两个新人的,稍稍意思下就可以了。
杨老师家的慧慧非要多看看玉姐姐的漂亮编发,筱玉哄她有时间带她去编,她才放手。
杨老师说,“玉儿今天太漂亮了。”
敬酒到傅伯伯那桌时,丽丽姐悄悄问筱玉不会是和云峰做了羞羞事吧。
筱玉摇头,“是因为九月份我和云峰要出国去学习,大学里安排的。”
“玉儿你们也要出国呀?”赵姨惊喜道,“去好久咯?”
“公派的交换生名额,暂定是一年。”筱玉原本想低调的,但她知道和云峰现在结婚是真的早了,但也只能扯出这个理由。
丽丽姐问,“你们去同一所大学?”
“都是去米国,但不是同一所大学。”云峰道。
他们到了同学那桌,因为筱玉不能喝酒,云峰不得不喝了两杯。
大家都问着他们去米国读书的事。
出嫁米饭不会有太多活跃气氛,两人还是轻轻松松过来了。
老杨送走客人后,感叹夫妻俩终于完成了一件大事。
——
嫁妆风风光光送去萧家,筱玉也跟着一起布置新房。
不得不说,萧家为了儿子结婚,房子翻修得真心不错。老萧和做事的人说,喜联是玉儿写的。那些人说着萧家儿子儿媳妇都是有出息的人时,老萧脸上溢出了满满的笑意。
经过的云峰对筱玉说,“爸爸对你真的是不同的,前世他没有这样爱夸。”
筱玉知道,萧叔看到的都是她的好。哪怕她嫩笨,在萧叔眼里那也是他护着的理由。
“这一世,萧叔和我们一样,如意了。”
嫁妆都摆放在新房里。堆得哪怕拥挤,都是为了给人看的。
春节时换的窗帘放到了后面的房间,新房的窗帘安放了老杨买的落地窗帘。垫席只铺了一床,其余的放到了柜子里。要说这柜还是老七仿筱玉房间打造的呢。
床上四床盖席整齐摆放着,落地扇放在靠柜那边床头。书桌上放着电视机,音箱。矮桌上放着零碎的嫁妆必须件。一对瓷盆里放着新毛巾,杯子,连牙膏牙刷都放在里面。
梳妆台上两边摆着瓶花,化妆品。
挺土气吧,这个年代小城市里结婚都差不多这样一个套路。
房间顶上四角牵着挂绳,飘着彩带,中间还有一个精致漂亮的红灯笼。
筱玉在床头贴了大红喜字,又把各式各样的喜字放在嫁妆上。
云峰说,“窗户玻璃上也要贴吧?”
“贴一个喜字,其余的贴蝴蝶。”她拿着浆糊就过去了。
她临离开新房时,“我听说婚礼前一天晚上,这新床上要睡两个男子,说是压床。若这样的话,那些被褥,你好好放在椅子上就是。”
他问,“真有这样的习俗吗?”
她想了一下,“你问问田姨,不要直接这样问。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风俗。但真有的话,我们也照做吧。”
这时阿姐过来了,
向房间看去,说,“你们都弄好了呀?”
“弄好了。”筱玉停下来笑着说。
阿姐细看了看,“真好看!我听说喜字都是你们自己剪的啦,剪得象买的一样。”她又去看窗户上的蝴蝶,“这个活灵活现。”
筱玉笑,“阿姐结婚时,我也给你剪喜字。”
“我不像你们两个猴急猴急的,那还要好几年。”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