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第73章 平手

叶轩墨二人听到朱山长的话后,都笑着从朱山长手中接过对方的策论。

当叶轩墨看到这黎淳的策论后,他也觉得黎淳的策论有点道理,坚壁清野,将边疆的百姓回迁,分化异族,并让一位杰出的统帅率领骑兵主动出击骚扰异族,还有……

可是这策论也太过理想化,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策论何尝不是理想化。

随后,黎淳看我叶轩墨的策论后,转头看向叶轩墨主动开口道:“轩墨贤弟,不如这一次我们算作平手如何?下次再比过?”

叶轩墨听到黎淳这话语后,他笑着点点头答道:“在下正有此意。”

这围观的众人听到他们两个这话后,就自觉的散开了,不过这嘴里还是在讨论这二人的比斗。

宋督学看到这一幕后,他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如此甚好,能够看到这样一场龙争虎斗,也算是不虚此行了,既然本次季考事了,那本官就不多停留了,子美兄,咱们有缘再会。”

随后,朱山长便将叶轩墨和黎淳二人带到了自己的院落内。

三人落座后,朱山长拿出叶轩墨的策论点评道:“刚刚有这么多人在场,我有些话不能说。”

叶轩墨听到朱山长这句话后,他就有些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随后非常恭敬的开口道。

“学生还请先生明示。”

看到叶轩墨这举动后,朱山长非常淡定的摆摆手道:“不必拘礼,你是志远的弟子,我自然不会藏私。”

“你这篇策论写的确实可以,但是,你若是在会试或者殿试上写出一篇这样的策论,那这考官极有可能不取你这策论,你可知为何?”

一听这话后,叶轩墨就有些好奇的看了朱山长一眼问道:“学生还请先生解惑。”

“这策论是要根据朝堂的风向而作,当今朝堂内的官员大多是主战一派,你这手段太柔和了,若是真按你这策论,那这些勋贵去何处捞军功?朝堂上的某些人如何从中牟利?”

说完之后,朱山长看着他们二人一本正经的教导道。

“你们两个要记住,未来在朝堂上,不管你二人官居何职,永远不要动多数人的利益,一定谨记,朝堂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可能前一日你们还是杀父仇人,第二日却又可能因为利益成为朋党,也可能你们两是好友,却能在第二日因为利益反目成仇。”

“反正这朝堂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复杂,一步踏错便是深渊。”

听完朱山长的话后,叶轩墨和黎淳二人朝着他行了一礼。

“多谢先生,学生记下了。”

瞧见他们两个这若有所得的模样后,朱山长便让二人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叶轩墨便和黎淳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进步。

这天,黎淳看向叶轩墨笑着邀请道:“轩墨贤弟,世人皆知你诗文一绝,这马上又是一年端午了,不知轩墨贤弟可愿与我一同去参加长沙今年的端午文会?”

“我相信会有很多学子期待轩墨贤弟到场的。”

叶轩墨听到黎淳的话后,他便略微思考了一番,便笑着点点头道:“既然太朴兄相邀,小弟自当从命。”

端午那日一早,叶轩墨便被黎淳叫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神话版三国:我是武将,不搞科技
荀染:这啥情况啊,不对啊,怎么可能会爆炸?我明明推导过好几次啊?陈曦:怎么搞的,你经费没了....吕布:......甘宁:......这是一个科技改边神三的世界,科技之光必定将普照全球!PS:老作者,更新和质量有保障PS+1:作者对于历史不是很好,若有可以修改提建议的请加群QQ:612931251
墓尾野花
监国太子
监国太子
姜堰一朝穿越成大夏东宫太子,却因怀疑谋杀皇后嫡子被禁足东宫。此时皇帝病危,后宫皇后虎视眈眈,朝廷内阁首辅把持大权。外面黄河水患,民不聊生,北有匈奴,劫掠边境。开局天糊!必须得破局!破局第一步,给自己下毒!
辰海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大明:我父皇是朱元璋
这里是洪武十二年,离胡惟庸案只剩下几个月,无数人头即将落地。千年丞相制度也即将发生改变。而我史上最稳太子,上被皇帝爱戴,下被文武百官推崇。朱标:“我是仁厚,可不是仁慈。”朱元璋:“只要吾儿喜欢,这天下随他折腾。”今日便让世人看看,这个仁宗不太仁。《没有系统,传统历史,已有百万字经验,可放心观读。》
传统历史小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莫名其妙胎穿,成了朱标,历史上地位最稳,却早夭的大明太子。开局觉醒签到系统,开启无敌之路。那年,朱标帮助朱元璋收服刘伯温,制定平定天下之策。那年,朱标挑起陈友谅内斗,坐收渔翁之利,天下震惊。那年,朱标带着死士营,架着马克沁机枪,横扫元军。那年,朱标无敌于天下,朱元璋追着喊着要传位。那年,朱标开个玩笑要造反,朱元璋连夜带着马皇后离开皇城,下了一道传位诏书,玩起了躲猫猫。朱标:“老爹,我真不想当皇帝,
喜欢柚子的小胖妞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重生成秦二世,开局激活吕布属性
重生成为秦二世,昏君二字直接贴脸上,而且三年后,就将死于赵高之手,这不是坑爹吗?还好系统来得及时,首先激活吕布霸王属性!杀鸡儆猴救国自救,就从现在开始了!众大臣:吾皇英明啊!隐忍多年假装昏君,原来就是在静待时机!
尘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