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逸眨了眨眼。
“还得是你呀逸哥,我说怎么不见你洗衣服,你这衣服老是干净的!”
“我也是被逼的,以前我刚洗好的衣服才挂上,出去拿个盆转头衣服就特么不见了。”
“哈哈哈。”
“......”
班里面的其他战友也是叽叽喳喳的说起了自己遇到的奇葩事。
部队“协调”衣服的恐怖程度。
众所周知,部队里的衣服都是部队配发的,包括袜子,内裤等,都是一模一样的,要说有什么不一样,那就只是尺寸不一样。
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了,晒衣场都一样,就容易拿错,拿着拿着,就发现,不是少了衣服就是没了内裤。
比如你是一营四连的人,但是你穿的军装可能帽子是一营五连的,上衣是二营七连的,裤子是维修排的,体能短袖是机关楼某个小参谋的。
甚至退伍后连你背的包都可能是别人的。
在部队你钱可能放在地上都没人捡,但是衣服,不好意思,那想要的人太多了。你“协调”我的,我“协调”你的,最后被协调到没有的那个人只能自己去买了。
新兵到部队发了被装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被班长告知赶紧用记号笔给自己的所有物品打上“标签”,写上自己的姓名。
可照样该被协调还是被协调,还是逃不过战士们的魔掌。
时间很快来到八月。
随着《士兵突击》的口碑发酵,越来越多的青年都被深深影响。
刘松已经十九岁了,去年就参加了一次高考,但是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在一所专科院校混混日子,他的父亲想让他继续复读,但是一提起学习他就脑袋大。
他是听到《孤勇者》然后开始关注陆逸的,随后又去听了陆逸发表的军歌,听得热血沸腾,就想去参军,但是还没有下定决心。
他家是农村的,没人脉没背景,他也很头疼以后的出路。
因为他听说部队里很苦,还不能随便走,当逃兵的后果的是很严重的,不仅自己一生要打上逃兵的标签,还会连累家人后代。
但是在看了《士兵突击》之后,坚定了他的想法。
于是他开始去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去武装部咨询。现在很多大学生士兵,待遇还不错,哪怕是义务兵,每月都有津贴,虽然不多,但是两年下来加上退伍费也能攒很多。
吃住免费,穿衣免费,最重要的是,在华夏大家都信奉,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要是自己在部队努努力,也不是没有机会留在部队,升士官,有能力的考军校。
甚至你哪项训练破了记录或者参加全军比武拿到好名次都能立个功,拿个奖。
对于这样的好处,刘松坚定了想法,于是将自己的想法给家里人说了,家里人一听都很支持。
“小松,我支持你,参军是光荣的,虽然咱们是农村人,但也知道保家卫国是每个人的责任。”
“你虽然做其他事我都看不上,但这件事我是支持的。部队锻炼人啊,你进去还能学学本事,练练自己的性子,说不定以后还有好的出路。”
“不过你想好了吗?你吃得了那苦吗?”
刘松的父亲在电话里说了好一阵。
“爸,我想好了,我要去参军。”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我也想像许三多那样挥汗如雨,打枪放炮,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穿丛林,攀悬崖,钻深沟,入荒漠,都深深吸引着我。”
见状,刘松的父亲又叮嘱。
“既然你决定好了就去做吧,不过成年人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你在部队好好干吧,等你参军那天我和你妈去送你。”
“谢谢爸。”
于是刘松就跑去向辅导员说明了情况,辅导员也很支持。
不止刘松,征兵办的门槛都被这些热血青年给踏破了。都是有参军的想法,然后去了解政策。
给征兵办的工作人员都给忙坏了,不过也是苦中作乐,看着有那么多想要参军的青年,他们也是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