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

第61章 我是黑土神转世

司马熙的威风被扫地上了,脸黑了好多天。

刘玄知道,他老人家,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不差自己这点安慰。

一旦凑嘴过去,就要被他撕下一块肉来。

所以刘玄一直在等他,主动来找自己。

这样付出的代价会少一点,有空的时候,也出去找事做。

去攻打周边的流民军,夺回城池。

不然每天领取1.8万系统币,不花出去,心痒难耐。

只有花出去以后,变成了【万箭齐发】锦囊,变成了实打实的城池,才舒服了。

他的【万箭齐发】锦囊,和免费的粮食,都是流民难以抵挡的攻击手段。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前后夺下了十七座小城池。

并把俘虏的流民,做了处理。

领头的杂牌将军,多半被定性为造反,砍了头。

只有少部分,在琅琊本地有势力的,司马熙力保,活了下来。

从人事的角度,给老丈人一个面子。

不能把他在琅琊郡的威信,全部打掉。

有一句谚语,叫做: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皇权不下乡,这是封建王朝的共识。

刘玄现在威风,但迟早要走的,为了长期的稳定,必须让司马熙接手琅琊的民政管理。

俘虏的流民,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

杀过琅琊人的,有血债的人,多半愿意北上,防止被报复。

而本地的,也怕东边5镇是龙潭虎穴,不敢北上。

几乎是泾渭分明的,分为了两拨人。

北境人归刘玄,去居庸城吃赈灾粮,给完颜胜男管。

琅琊本地的归司马熙,在他的带领下,恢复基本秩序,展开耕种或者是商业活动。

时间来到五月十五,琅琊郡内,就剩淄水城这一座坚城没有被攻破了。

其他区域已经稳定,有恢复经济的趋势。

尤其琅琊人善于经商,什么货物都能搞到。

积极的奔走往来,服务于南下的皇属军和刚刚经过战乱的东边5镇。

没人和钱过不去,即使琅琊刚被霍霍了,但生意照常做。

不同的是,刘玄让乐安、居庸、新曲关这些地方,收缴厘金。

在各大港口都安排了人,来补一笔平叛的税,由此来维持军队驻扎的庞大开支。

东边镇也安排了400万人南下,进入雍州,和西边6镇的皇属军合兵一处,拱卫京城。

两个方向上的皇属军,像一个大碗,把北境14镇托住,承接着北人南下的能量。

原先阻碍的琅琊西部,已经因为战事,烧成了一片焦土,对北境百姓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移民雍州的过程里,没遇到什么阻力。

反倒是那十万银龙军,赈灾了6个月,替皇帝积攒了很多的声望。

刘玄让完颜胜男大胆插手东边5镇的政事,把人尽量往南边移动。

因为小冰期的到来,放弃靠近草原的土地,是合理的选择。

往南走,才有办法生存。

由于人口众多,安置的就会粗糙。

可是刘玄分身乏术,他提供充足的粮食,其他的也就听凭当地官员处理了。

他每天去喊两嗓子,让淄水城里的人投降。

没人回答,就放几轮箭雨。

局面就这么僵持着。

刘玄命堆的城墙比淄水城还高了。

可李温等人仍旧猖獗,提出铁甲重骑撤军,他主政琅琊的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朕
少年穿越到了大宁朝,开局登基,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本想做个昏君。无奈朝堂暗潮涌动,权臣在旁。朝外异族聚集,虎视眈眈,大宁岌岌可危。扫清奸佞,荡平异寇!谁道暴君不可治国?
孤央
喜唐
喜唐
回到唐朝,重生为家族里的独苗。纨绔?二世祖?斗鸡走狗?哈哈哈,这不是梦吧!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老子就当二百五!那就接着唱歌接着舞,老子要当二百五。
微微的薇
我家父皇爱修仙
我家父皇爱修仙
嘉靖二十七年,元宵节刚过,紫禁城玄武门发生一起耸人听闻的‘宫变’,天师秉一真人陶仲文被皇太子朱载壡打了,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文武大臣纷纷各显神通,东宫之位亦岌岌可危,面对此景,我们的太子殿下朱载壡只存一个念头:父皇你就快把我废了吧!
都督天下诸军事
上辈子,下辈子
上辈子,下辈子
李飞的上辈子是唐朝的李非。时空交错之后,两个人竟然可以在梦中相见。那么对唐朝的历史和对后世的影响将会是什么呢?
二手废柴
回到大宋斗梁山
回到大宋斗梁山
陈子御意外来到宋徽宗时期的大宋。在黑风寨当了土匪,一碗啤酒勾搭走了花和尚鲁智深跟青面兽杨志,武二郎你也到碗里来。赈济流民,截胡宋江。一首情歌俘获李师师的芳心,为了让陈子御立足朝堂,还跟赵佶分了居。赵佶顶着绿帽子只好给他封了官。宋江哭着打滚:“把我兄弟还给我”蔡京“我们要以贼制贼。”高俅“我们断他粮草。”童贯“二位大哥,求你俩别作妖逼他,一催就闹着辞官回去躺平。”金国“大哥别打了,小弟这就给你采身养
午夜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