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行,一天半时间到了富阳镇。经过几个月的经营,富阳镇已经步入正轨。胡组长的工作也能完全得心应手,经与何振山商量后,杨玉带走了陈文志。
因为此去北境面临的困难很多,需要大量得力的人手跟随前去。陈文志虽然年轻,但经历了三河府和富阳镇的历练后能力已经不容小视。
何振山本来也想跟了去北境,但杨玉说,富阳镇地理位置特殊,要可靠的人镇守,所以留下了他。在富阳休整了半天,杨玉一行又出发了。
富阳距清溪不远,坐汽车只需要半天就到了。
清溪有陈管家打理,自是不用杨玉操多少心。考虑到四平府的饭店还没有开起来,而之前林家已经备下了好几间大铺子,杨玉就让吴婆子跟随出发,去四平把饭店经营起来。
一路向北走,杨玉也刻意收集了蓝莓和沙果这两样水果的树苗,准备带到北境去。
这一趟远行,杨玉才知道,原来夏商国的许多地方都是有煤和硝的,也幸好是如此,汽车才得以一路畅行。
从四平府去北境,可以不用去京城绕,从周边省份去,要近上千里的路。林三公子虽然许久没回京城了,却也不愿去多绕一千多里路。
经过四平府时,林大公子听说宁州已经完全不可能发生战乱了,就想率兵北上支援林帅。但林三公子却说不用,让他暂时就在四平府驻轧,并协助杨家把农场和饭店经营好。
林大公子觉得有些憋屈,堂堂林家军,却被林三公子当作农夫使用。但他却又对这个弟弟无限信任,只好依从了。
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行驶,杨玉与林三公子一行终于到达了大兴山的农场。杨玉没顾上休息,就让在此经营的杨家人带她去了解农场的种植和养殖情况。
经过查看,杨玉了解到,现在大兴山中种的主粮有土豆五百亩、红薯、玉米、青稞和小麦各一千亩。另外还种了各种蔬菜五百亩,养了家禽、家畜十多万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