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土豆和红薯的蒙恬二人,十几分钟回到章台宫。
二人走到嬴政的面前,放下手里的东西后说到:
“陛下,红薯和土豆已经拿回来了。”
说完后,蒙恬从怀里拿出了几本书,然后放在桌子上,埋头声音低沉:
“还有先生让我带回来了几本书,陛下。”
“好,东西放下后,就先出去吧。”
站着背对大门的嬴政,语气很平静的头也不回的都说到。
听见嬴政的话语,二人低头走出宫殿。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嬴政就这样一直站着一动不动,目光一直盯着他放在章台宫里,历代先王的画像。
在天色将暗之时,嬴政的声音突然从章台宫传出:
“来人,传李斯。”
“是,传李斯。”
候在章台宫外面的赵高,大声的喊到。、
十几分钟后,李斯慢慢的走在章台宫外,随后走进大殿。
见嬴政此时坐在案台前,闭着眼睛,李斯向他拱手敬了一礼后说到:
“陛下,李斯到。”
坐在案台前的嬴政,睁开眼睛,随后看着李斯,语气低沉的说到:
“坐。”
见李斯坐下后,嬴政把放在桌子上的一本书,递给李斯。
只见书上写着:《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大事件纪要》。
接过书的李斯,随手翻看了起来。
见他开始看书,嬴政坐在案台边,看着李斯没有说话。
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翻看完手上书籍的李斯,低头沉思。
随后抬起头,目光平静的对视嬴政。
对视了一会后,李斯的语气开始颤抖:
“陛下。”
嬴政没有回答,平静的看着李斯,又看了他一会后,才开口说到:
“李斯,后悔吗?”
听见问自己是否后悔,李斯不知道,是在问他入秦国后不后悔?
还是在问以后做出篡改遗诏的事,后不后悔?
闭上眼睛平缓了一下情绪,李斯才开口:
“斯,不后悔,以后也不会后悔。”
听见李斯的回答,嬴政的神情毫无意外,平静的开口说到:
“出去吧。”
“是,谢陛下。”
放下手里的书籍,李斯起身,向嬴政拱手一礼后,缓缓走出章台宫。
走到章台宫大门处的时候,嬴政的又传出:
“以后,跟着扶苏吧。”
听见声音的李斯,转身朝嬴政拱手,随后说到:
“是,陛下。”
也不知道嬴政听没听见,说完后的李斯,直接走出章台宫。
缓缓走出章台宫的李斯,在阶梯上突然停下,随后又转头向章台宫大门,拱手低头一礼,自言自语的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谢陛下。”
说完后转身,抬头挺胸的走出整个秦王宫。
站在章台宫外守着的赵高,看着李斯的样子,内心充满了疑惑。
在他想着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时候。
里面又传来嬴政的声音:
“来人,传王翦。”
“是,传王翦!!”
守在章台宫外的小太监,听见赵高的声音,快速向外跑去。
这边正躺在床上准备休息的王翦,突然听见外面一阵混乱,然后王贲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父亲,陛下召见。”
听见声音的王翦懵了一下,随后赶忙开口:
“好,我马上起来。”
说完后,大门打开,仆人侍候王翦快速穿戴衣服。
穿戴好衣服后,王翦走出房间,就见王贲的旁边站着一个小太监。
王翦下台阶,拱手一礼后说到:
“请带路。”
小太监看见王翦出来后,慌张的情绪也缓定下来,见王翦向自己拱手,内心一下子又慌了。
“王将军,折煞奴婢了。”
见小太监如此谨慎,王翦也是微微一笑,随后朝外走去。
要说王翦为何对一个小太监如此礼敬有加?因为他懂得明哲保身,而且还懂得一个道理: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
或许这些小太监在平时完全不起眼,但是完全有可能,在不注意的时候,给你来一记狠的。(太子刘据点了一个赞!)
所以王翦的这番做法,毫不奇怪。
跟着小太监朝外走去,抬脚正准备走出府邸的王翦,突然又听见儿子王贲的声音:
“父亲?”
王贲的声音带着疑惑,似乎是想问他什么。
王翦听见后,转身摇了摇头,并抬手制止他说接下去的话,随后面色不变的转身跟着小太监走向秦王宫。
十几分钟后,出现在章台宫外的王翦,想用眼睛打量一下赵高的神色。
见赵高埋着头,又收回眼神。
随后脚步不慢的走上台阶。
走在台阶上,内心突然有点忐忑。
这还是第一次嬴政在大晚上的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