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大雪没有如人们期望那样停下来,而是持续下着,京城附近受灾最重,皇城内也陆续涌入一些难民,不过有五城兵马司和京兆衙门的提前部署,难民们一进城就有固定的去处,赈灾的物资也很充沛,所以皇城内一点都不乱。
只不过,随着皇城内有些乐善好施的人家开始在设粥棚、送衣物,闻风而动的难民们便开始四处走动,原本井然有序的皇城竟是因为这些粥棚生出了许多事,有因为插队而产生口角的,也有不满粥稀而上手抢的等等,导致五城兵马司和京兆衙门不得不到处跑,处理这些事端。
早朝上,二皇子轩辕澈汇报道:“禀父皇,时至今日,内城涌入难民共计八百四十三人,因为人员混杂,城内时常发生一些小的冲突,五城兵马司安排人员日夜轮值,暂时没有发生严重死伤,城内情况可控。”
皇上点点头说道:“二皇子初涉政事,便能处理得如此老练,我心甚慰。雪灾过后,论功行赏。”
二皇子连忙跪下,语气欢快道:“这都是儿臣该做的。”
等二皇子起身后,皇上又问道:“大皇子,百姓受灾情况可有统计?”
轩辕宸立马回答道,“回禀父皇,雪灾十日,京属各县上报统计,民房倒塌危房三百所,人员死伤过百,东郊一带雪最厚,五座县城共有四座县城上折请求赈灾。所有赈灾物资已经筹措妥当,请父皇示下。”
皇上接过轩辕宸的奏折细看,问道:“东郊一带雪厚,五座县城为何独独上康县县令没有上折求赈灾呀?莫非被雪封路,送不出信来?”
“回禀父皇,上康县县令孙秉文灾时调度得当,在东郊五县中受灾最低,按例汇报灾情,至今为止,全县因雪灾仅死一人,伤十数人,都是屋顶扫雪不慎坠地才受伤的。”
皇上听了,点点头,想着灾后再让孙秉文细述该县雪灾处理全程,放下手中轩辕宸列示的物资清单后发令道:“令人即刻出发赈灾,赈灾物资和人员必须当天到位。”
轩辕宸有些为难道:“父皇,雪天路滑,行路一般都是缓速前行,且出城官道无人扫雪,赈灾队伍都是一面扫雪一面前行,一日内恐怕到不了东郊地区。”
皇上听了进去,回了句:“赈灾宜快不宜慢,但你所说也是实情,罢了,不限日期,尽速前行便可。”
这时,程韵出列,“回禀皇上,若行雪路,可用雪橇车,无需扫雪。现工部作坊共成二十辆雪橇车,可供大皇子安排近途赈灾。”
皇上和轩辕宸脸上都是一喜,皇上率先发话:“好,没想到程侍郎又有新作了,那就用上雪橇车吧。”
赈灾的议题结束后,皇上又抛出问题,“目前,雪灾情势尚可,钦天监也预示大雪将停,但大雪伤民,明年北方冬小麦势必减产,灾后事宜,需提前议定。各位爱卿,有何想法,大可畅所欲言。”
洛阁老出列,说道:“臣请按惯例,重灾区免税一年,其余受灾地区则酌情减税。”
“可行。”皇上点头说道。
程韵再度出列,“灾时赈灾,灾后免税,这些都妥当。但微臣以为,灾前预防更为重要。这几日城内行路,略有所感。皇城老旧,道路多为黄土,一遇雨雪便泥泞不堪,且排水不畅,有内涝之患。东城危房累累,今次雪灾更是倒塌民房无数,有伤民之患。为长远计,臣请改造老城,重新规划,献上方案,请皇上御览。”
皇上接过一看,这是关于皇城改造规划的方案,方案很详细,可见程韵做了很多的调查,就连拿雪灾后难民以工代赈以及每个季节的闲置劳动力有多少都写的清楚,皇城改造所需物资及物价也都有记录,他觉得很不错,皇城规划好了,有利于发展,还能避免不少的问题。只是,所需银子也很多,皇上心想,恐怕左尚书看到这个数据会心梗吧。
尽管如此,程韵的皇城改造方案确实可行,所以下了早朝,皇上便单独留了一小撮人去紫宸殿议事了。
紫宸殿,户部左尚书皱着眉头望着程韵的方案,并不是他觉得方案不行,而是要花的银子让他心疼,良久,他说道:“程侍郎方案可行,只是户部银子都有一定去处,暂时拨不出那么一大笔预算出来。”
皇上望向程韵,程韵立即答道:“皇城改造非一日之功,非三年以上不能成事,所以尚书大人不必忧虑。且工部近来研究出一物,或可为户部节省一笔沙石费用。”
左尚书目光炯炯地看着程韵,“你所说的是真的?”要知道,改造皇城的沙石费用可是很大一笔银子了。
程韵点头,“日前工部做了些实验,如今已是大成,正好可以带皇上和列位上官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