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其余几个少年还在酣睡中,程笃却已经醒来了。这几日的走访让他心里仿佛压着一块石头,想要纾解,却又不得其法。
程笃在床上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索性起了床,简单洗漱下便拿着一本书到村里的小河边晨读。
田地里已经有早起的村民在劳作了,不远处的村民屋子里时不时传来鸡鸭的叫声,还有个别家农妇大着嗓门催家里人起床的喝骂声。
程笃深吸一口还带着晨雾的空气,小河潺潺流动的声音暂时抚平了他焦躁的内心。他欣赏了一会儿这内城没有的绿意盎然后,将目光回到书本,小声朗读起来。
过了一会儿,旁边的草丛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程笃转头看去,没有看到人的身影,随即高声问道:“谁在那里?”
草丛里传来“你去你去”的争执声,程笃听得出来是小孩子的声音,稍稍绷紧的心弦松了,好笑得等着那几个小孩商议妥当后露头,很快,三个七八岁的小孩慢吞吞得走了出来。
程笃含笑看着那三张认识的面孔,这三个孩子是他走访的一家农户家的孩子,“你们也那么早呢?躲在草丛里干嘛呢?”
三个孩子低着头,每个人都紧张地将自己双手的手指纠缠在一块,最终还是最大的男孩回答道:“我们出来挖野菜,听到你在背书,就忍不住停下来听听,不是故意打扰你的,我们这就走。”
说完,男孩就要扯着双脚好像被钉在原地的弟弟妹妹走开。
程笃说了一声“等下”拦住了他们,接着走到三个孩子面前,笑着晃晃手里的书问道:“喜欢读书?”
三个小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之后齐齐点了点头。
程笃望着三个小孩渴求的眼神,忍不住心里一酸,新谷村没有私塾,就算有,根据他这几天走访的情况,能够供得起读书的农户几乎没有。
程笃蹲下身子,温声问道:“怎么会想要读书识字呢?”
还是那个较大的男孩回答:“读书识字可以不上当受骗,小牛家就是因为他爹不识字,被骗了二两银子,小牛他爹被小牛他爷揍得都起不来床了,小牛说接下来几年他都没有新衣裳穿了。”
这时,一旁的小女孩好像也不那么害怕了,用软软糯糯的声音补充道:“对,小牛哥哥那一年都没吃过一顿饱饭,肚子老是咕咕响,有一次我还给他掰了半个窝窝头呢。”
程笃听罢笑了开来,忍不住揉了揉小女孩的头发说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小姑娘。小姑娘第一次被这么直白得夸奖,开心得咧开嘴直笑,其余两个男孩也与有荣焉,这善良的小姑娘可是他们的妹妹。
程笃望着三个孩子天真无邪的笑脸,此时,他心里的某种想法突然破土而出。
等程笃回到自家小院,其余人刚好在用早膳,看到他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程韵放下手中的筷子问道:“怎么啦?”
“姑姑,咱们带的纸多不?我想默一些《千字文》和《三字经》,趁着还在村子,教村里的孩子认些字。”程笃问道。
程韵问道:“纸张倒是有,但你怎么不让姑姑我派人直接去崇古斋取些书籍过来送他们?自己抄不是很费时间?”
程笃摇摇头道:“崇古斋的书籍太贵太精美了,说不定一到这些孩子手上,转头就被家长卖了出去。还是我默写一些比较合适。我也没指望教他们多少,就是识些字,以后别太容易上当受骗就行。”接着,程笃将三个孩子提到的小牛家的事情说了一声。
剩余的四个少年早就放下手中的筷子,听程笃说罢,心中同样因为走访而感到的烦闷的情绪仿佛有了出口,也都表示自己也可以帮忙抄写,他们人手多,很快就可以抄好。到时候就在自家院子里,傍晚农闲时,村里想要识字的人都可以过来,他们都教。
程韵见状,也没有拦着,让人将库房里现有的纸张都搬到书房,由着几个少年默写书籍,自己则吩咐了一个小厮跑一趟京城的印刷坊给莫姨娘送信。
这边,莫姨娘很快收到了加盖了程韵私印的信件,里面提到让莫姨娘安排印刷书籍,要求用最普通的纸张以及工艺,而且要印刷的书都是一些基础的识字类书籍。
虽然没想明白程韵要这批书籍的用处,不过莫姨娘还是照做了,不过十天,这些书籍就装订妥当,然后由王青山送往新谷村。
新谷村这边,傍晚时分,往常吃完饭就三三两两闲坐唠嗑的现象没有了,大家都拎着小板凳往村里的晒场赶去,在那里,五少已经各自立在五块写满字的木板前,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