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忽悠吕布,将女儿下嫁与我

第58章 屯田制与枣祗!

听到韩煦说发现到问题,这让有些人内心不爽。

他们这么多人都没看出来什么问题。

一个只是运气好点的小年轻,能看出什么来。

都竖起耳朵,等着看韩煦的笑话。

当韩煦说出没有储备粮后,便有人在心里嗤笑。

这么简单的问题谁想不到?

问题是土地产量低,又连逢战乱,哪里能存上粮食。

果然还是太年轻!

就连陈宫都忍不住皱起眉头,按理说,韩煦不该犯如此低级错误。

还是说有其他想法?

“想有储备粮食有点难吧!”

吕布想法也是如此。

他刚入兖州不太清楚这边的情况。

但大汉各地都一样,只要发生战乱,就别想有粮食储备。

每次发动战争都是收了当季粮食,一旦吃完只能撤退。

这些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有点难,不代表做不到。”

韩煦却表现的信心十足。

“仲善有办法?”

吕布眼前一亮。

若是能解决粮食问题,以后就不怕没人为自己卖命。

要知道除了服徭役的百姓外,参军的人都只是为一口饭而已。

陈宫眉头也舒展开来,他就知道韩煦想问题如此片面。

除了少部分人,大部分的官员还是不信的。

韩煦除非是神仙变出粮食,否则,仅凭一己之力如何改变现状。

“屯田制。”

韩煦没有卖关子,说出自己的办法。

屯田制始于汉武帝,赵充国建议屯田於边防,戍卫与垦耕并顾。

既可解决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时亦不白花人力,乃一举两得之构想。

但是屯田制的出现,一直都是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

并不做经济和社会制度,所以一直没有得到推广。

“军屯制倒是能节省不少粮草。”

“还是年轻人脑子好使,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想到这个。”

听到韩煦的办法,官员们议论开来,不忘称赞一下对方。

当然,还是有人不服。

“韩校尉,紧紧靠军屯制,想储备粮食没那么容易吧!”

韩煦闻声看去,将对方的样貌记住后,才开口道。

“这位大人说的好。”

“军屯制确实满足不了,所以,还有民屯。

各地的建筑和工程陆续完成,会有多流民闲置下来。”

“让他们去开荒,去耕耘无主的田地。

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每五十人为一屯,设立屯长,负责管理这些百姓。”

“闲暇之时,还可以对百姓进行一些军事训练,若是遇到战事,直接就可以奔赴战场。”

听到韩煦如此详细的规划,整个议事厅鸦雀无声。

韩煦的演讲并没有结束,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茶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此外,我正在筹备农科院,专门负责培育优良种子。

我相信,要不了两年,良田的产量就可以实现翻倍。”

“善!”

听到韩煦说粮食翻倍,吕布终于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有仲善在,乃是兖州百姓之福。”

陈宫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公台所言极是。”张邈捋着下巴的山羊须,附和道。

见韩煦真拿出办法,再也没人说什么,纷纷跟着夸赞奉承。

许久,议事厅内才安静下来。

吕布便直接任命韩煦为典农中郎将,让他全权负责屯田事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