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第一次说脏话,“去你妈的!”
随后当着一屋子老师、家长的面,直接一脚踹在了男生的身上。
当时老爷子就站在他和苏辞的身后,明明伸手就能拦住苏煜,但他并没有。
苏煜从小到大的认知就是对的,有些事情家长和老师并不好解决。
言语上的道歉有什么用呢,孩子受到的伤害可以逆转吗?
有爷爷的撑腰,苏煜就是态度强硬地拒不道歉,男生的家长也不允许他家孩子道歉,事情陷入了僵持。
事情在学校传得沸沸扬扬,老师本来是准备看在苏煜学习成绩好的面子上,只给一个记过处分。
他也确实这么提了,毕竟记过处分,以苏煜的能力随便参加个什么竞赛,到时候就可以抹了。
但苏煜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得什么处分,他非常固执地问老师,“那他什么处分?”
这个他,自然是指那个男生。
老师有些为难,学校从来就没有因为这种言语上的问题处罚过学生。
苏煜轻笑,反问道:“这是不打算给他处分了是吧?”
老师点头。
苏煜还是冷笑,“你但凡给他个警告,我都不至于这么气。”
“反正都是处分,我也不在乎再大点了,我妹不好过,他也别想好过。”
下一秒,苏煜又一次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那个男生,完全是拼尽全力地下死手,其他人根本就拦不住。
苏老爷子看情况差不多了,才上前去劝阻,“阿煜,可以了。”
苏煜顶着猩红的眼睛停了下来,那样子吓得男生的妈妈都轻颤了一下。
最后,苏煜被给了留校察看的处分,再严重的处分,就是开除学籍了。
说的是留学校查,其实是直接回家,除了高考都可以不用来学校了。
苏煜并不在意这些,签完处分书就拉着苏辞走了。
苏辞一路都在哭,在不停地向苏煜道歉。
如果不是她,他也不会有后面这些事情。
苏煜安慰了一路,但苏辞却一点也没好。
她不想去上学了,变成了兄妹俩都在家里请家庭教师。
但是苏辞的问题并不简简单单就是不想上学了,她的心里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失眠、易怒,思维迟缓、自责、情绪反复,这些都是很典型的抑郁症的症状。
这次是苏老爷子强制带着她去看了心理医生,也是在这个时候,家里人才知道她曾经在校园里经历的种种。
苏煜后来参加了数学竞赛,很顺利地消掉了那个处分,顺利参加了高考后,进入了大学。
而苏辞因为心理障碍,不得已去办理了休学。
因为治疗,她错过了第一次高考,直到治疗初显成效,她才得以参加了第二次高考。
说来也是讽刺,是她休学以后,学校里那些风言风语才消停的。
有人开始骂那个男生没品,有人开始说苏辞很无辜,还有人开始质疑为什么一开始什么证据都没有就要造谣苏辞。
苏煜冷笑,却只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句话——
总有人在你离开后才开始爱你。
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苏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个离开,但因为大家的惋惜,她曾经受到的伤害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吗?
讲这一段经历的时候,苏煜的眼睛都红了。
这件事情不止是给苏辞带来了伤害,让他也永远无法忘记。
凭什么施暴者潇潇洒洒地继续过,受害者却要被自己的情绪不停地折磨。
每一个苏辞哭着睡不着的夜晚,他都觉得当时揍那个男生揍轻了。
高中的这段讲完,苏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停了下来。
温牧今也愣在旁边一动不动。
不夸张地讲,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