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羌乱,前前后后,何止百年。
上一次安定下来,还是汉桓帝的时候,至今也有几十年了。
马家父子,先是一愣,而后纷纷举杯,有样学样。
次日,马张再战,依旧不分胜负,二人不服彼此,却有惺惺相惜,比初见面时,互看对方要顺眼多了。
马腾借机,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布将军权移交徐庶。
尽管,这在其他人看来不合规矩。
马腾毕竟是名义上的凉州将军,徐庶是汉中太守,就算移交兵权,也该是交给凉州官员,或者直接上交天子。
不过,手握大军的关羽都没有意见,其他人就算有,也要藏在心里。
至于马腾如此作为,徐庶心中明了,兵权移交贾诩,他不放心。
兵权直接交给天子,他没有渠道,直达天听。
对此,徐庶也不扭捏,都是为了大汉的安定,他无愧于心。
当即接过西凉军的兵权,还能安马腾的心。
后托付给关羽,则是另有打算。
作为天子任命的太守,负责的是一郡政务,不该插手兵权。
从刘辩废州牧,军政分权可以看出,下一步,军政分权,会延伸至基层。
一兵一卒,都不会再任由文官掌控。
手握张鲁留下的汉中大军,自然不能再掌握西凉军。
他的理想是,以兵事安定天下,恢复大汉和平。
他的职责是,汉中太守,维护一方安定。
两者并不冲突,有所区别的是,手段不同。
徐庶上书一封,向天子奏明此事。
并同时在奏书中提出建议:
天下大乱已久,今日初定,应当实行新政,革除往日弊端...黄巾乱起,地方豪强招募兵士,平定黄巾,却也割据一方,为祸天下,理当行新政,由朝廷掌握军权,如此方能保大汉久安...
另,锦衣卫本是天子耳目,监督天下恶行,为避免官员借此谋私,还请陛下于各郡县专设锦衣卫衙门,负责情报传递,非大灾、大乱,地方官员不得过问....
徐庶的每一条建议,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此番,破益州,定西凉,锦衣卫功不可没。
为了方便行事,刘辩向贾诩、徐庶等人开放了锦衣卫的情报,见识了锦衣卫的能量后,徐庶也生出了担忧。
在他看来,只有让锦衣卫保持神秘,独立于百官体系之后,才能够成为一把悬在官员头上的利剑,无形中促使官员三思而后行。
否则,时间一久,双方相互勾结,锦衣卫的能力会大打折扣,官员行事会更加疯狂,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