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

第222章 厨神

现阶段洛宇有雷能和热能两种属性能量,近战肯定是雷能的麻痹效果好,而远程则是热能的中暑箭矢好。

洛宇将这柜子放在了角落,接着点击建造能源管道,一根通往热能储存箱,两根连通雷能储存箱。

他将月阳双刀中的月之刃放在了雷能格子内,然后将阳之刃放在了热能格子内。

如此一来,双刀就格子拥有不同的效果了。

接着,洛宇将养由弓给放在了底层的热能格子内,完美。

怀中的小蝶好奇道:“主人,这武器柜子可以放置衣物吗?”

洛宇淡笑摇头:“衣物是放衣柜里的,我们没有黄金级以上的金属盔甲,没有东西需要赋能。”

“哦!懂啦!”

小蝶蹭了蹭洛宇的脖子,她就是想找个机会亲昵一下。

行吧,就让她挂在自己身上一会,反正也不影响卷烟。

晚上,洛宇吃完晚饭带着小可爱们在草原上散步,夕阳下的小湖边是美景,凉亭内,兽娘们都在嬉笑打闹,又温馨又可爱。

洛宇领地内虽然只有他一个正常人,但真的从来没有寂寞过。

【提示:您观赏风景时受到美观度影响,敏捷+2】

心情正愉悦着呢,远处梅琳和公主走了过来,见礼之后,梅琳迟疑着不好意思开口,而公主却是忍不住问道:“领主,当日我未婚夫来袭击你的领地,他是被你杀了还是当俘虏卖了!”

洛宇闻言想起了这事,淡笑道:“公主,你是叫多芙丽是吧?”

“你未婚叫什么来着?”

“达加罗!”

公主显得有些激动的说道:“他叫达加罗!”

“告诉我,他是不是被你杀了!”

洛宇淡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达加罗的脑袋被我的石斧投掷器给劈成了两半。”

“不过他临死之前都有好好的保存你的爱心便当,这是一个爱你的男人。”

“达加罗……”

公主立刻就泪如雨下,梅琳也是微微叹息。

洛宇淡淡笑道:“逝者已矣,公主你就不要太难过了。”

“在我的故乡,有一种习俗是为亡夫守灵,你可以为达加罗建造一座墓碑,在这里多住一些时日替他守灵。”

“守灵……”

公主泪眼朦胧的看着洛宇,她并不憎恨,心中只是怀念,闻言点头道:“我愿意为了他守灵,领主大人,谢谢你告诉了我这件事。”

洛宇闻言心中暗笑,之所以留她下来,是因为这位公主拥有一个顶级特性:【厨神】

厨师特性之上是厨王,厨王之上才是厨神,这个厨神的特性是钻石级的,是有很大几率制作出各种加属性、加buff的料理。

没不想每天吃着饭就把属性点给加了?

洛宇自然是很想要这个特性了,但是普通的转移卷轴、复制卷轴根本就不可能转移钻石级别的特性,而且强行转移的话,会导致与部落的关系破裂。

所以,就需要用到继承这个功能了。

拥有相同种类特性的人,若是长期在一起做同一件工作,是有几率继承对方经验值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