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让无数网友为之落泪的刑事案件,7岁男孩亲眼目睹自己的妈妈被人贩子杀害,而自己和弟弟被人拐卖,为了防止自己遗忘这件事,找不到回家的路,男孩强迫自己记下当时所有细节。
即使在接下来的19年里被噩梦缠身,被养父母长期打骂。
当年那个打针的那个药针,一下就打到我妈那个头上去了,打了好几针之后,就是用刀。我们两个亲眼看,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辗转多年寻找的母亲已经是土里的尸块,父亲也早已组建了新家庭,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起案件要从这个男人的身世说起,徐洋,越州市平山县人,现在以做玉雕生意维持着自己的生计。
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变好,他的一个心结也在慢慢的被解开。
在19年前的一个夏天,7岁的他和自己的妈妈,弟弟来到了镇上赶集,可这时有一个大叔以带信为由,将妈妈叫进了一个房间,兄弟俩只好在门外等待。
没多久,一阵阵嘈杂声吓到了两人,为了一探究竟,两兄弟走进了屋内,就是这一去让哥哥徐洋终生难忘。
他清晰记得,当时自己的母亲被几个男人压在地面,根本动不了。
妈妈用尽最后的力气让他们快跑,可得到的是男人们更疯狂的厮杀,兄弟俩见到这种情景早已瘫软在地,见妈妈没了什么反抗力气后,刺杀妈妈的两个男子,把徐阳兄弟关在了一个黑屋里,这一关就是六七天。
期间,兄弟俩也多次试着逃跑,可最后还是被男人抓了,回来得到一顿毒打。
第7天,徐洋和弟弟被男子带到了福建省莆田市一个叫阿和的男子家,很快弟弟就被人带走了。
可徐洋因为已经记事,没人愿意领养他,直到一个贫困家庭带走了他。
刚进他家的时候就是,没有饭吃,吃不饱,那种很穷的。
他家以前很穷,要不我做这个,做那个,养父家里有两个女儿,她们两个可以跑出去玩,徐洋做晚一点煮饭了或者怎么样,养父就会打我。
一转眼6年就过去了,养父每天被噩梦缠绕,梦里反反复复出现妈妈遇害的情景。
可到现在,养父也不知道妈妈是否已经死亡?
如果没死,妈妈和爸爸有没有在努力找他呢?
徐洋记得最清楚的是妈妈遇害的场景,却怎么也想不起爸爸妈妈的名字。
偶尔依稀想到自己可能叫永勇,妈妈曾经教自己写过名字,姓有一个走字,徐洋不知道自己应该叫赵永勇,还是超永勇。
为了能找到自己的家,徐洋1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养父家,来到广东做学徒,即使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00,每天只能吃拉面,徐洋还是咬牙坚持着。
直到自己学有所成之日,徐洋先后去过江苏武汉长沙等地,别人外出是为了旅游,而徐洋却是去各地农村找寻家的记忆。
可大海捞针似的寻找,最终还是让徐洋一无所获。
直到2012年,徐洋和同事们一起在外面春节,一位越州市籍的同事,给他们做了两道拿手好菜,一道腊肠,一道红烧沼虾,就是这两道菜,徐洋吃到了家的味道。
随即,徐洋通过网络联系到了越州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凄惨的身世很快就受到志愿者的关注。
他们很愿意帮徐洋找到回家的路,志愿者一边让徐洋提供更多相关家乡的回忆,一边按照徐洋的描述,对越州市各地进行排查走访,最终确定了几个地方与徐洋描述相似。
得到这个好消息,徐洋在2012年9月1日来到了越州市,在车上,徐洋还向志愿者说出自己脑袋里一直浮现一个叫贝高的地方,并询问越州是否有这么一个地方?
通过排查,越州市平山县还真的有一个贝高乡的地方。
得知这一消息,一行人来到了贝高乡,还没来得及休息,志愿者们对村里人进行了走访了解。
向他们询问在10多年前,是否有家庭在一天时间内丢失了妻子和两个孩子,遗憾的是村中的老老少少都没听说过。
志愿者只好联系当地派出所,通过与他们沟通,辖区内的确有这样一户人家,在贝高乡4组,一个叫陈淑江的妻子,在一天时间内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带走,至今音讯全无。
得此消息,志愿者们来到了陈淑江的家中,通过询问家人证实了这一切,可其中带走的孩子最小的也是十多岁,与徐阳7岁被带走的情况不相符。
在经过更详细的信息比对后,大家发现这家人并不是徐洋的家人。
之后,志愿者带着徐洋走访了越州市各个县城,只要有与贝高相似读音的地方,他们都去了,整整7天一行人一无所获,回去的路上,徐洋更是无法控制泪水,默默地哭了起来。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时徐洋一行人核对的村庄,与自己想找的家只隔5公里,长时间的寻找无果让大家都心力交瘁。
志愿者只好把徐洋的信息进行登报,希望知情人能提供线索,然后希望徐洋能回到养父家中,看可不可以从他口中得知相关信息。
辞别10多年后,徐洋再次回到了,这个自己一辈子不想回来的地方。
在他心里养父就是自己的仇人,如果不是为了寻找家人,他宁愿这一辈子不和他来往。
面对徐洋的回家,养父也没显得很高兴,两人之间一点温情都没有,甚至连陌生人都不算。
徐洋向养父询问着当年的情况,可养父完全装傻充愣,一点信息都不提供,眼看养父这得不到有效信息,徐洋打算去问问邻居,可这些人好像和养父商量好的一样,根本不说任何信息。
看样子从养父口中得到有效信息,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在徐洋心灰意冷之际,远在平山县的志愿者得到一条好消息,有人给他们打来电话,说是自己看到报纸后,发现里面的人物与自己村里的人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