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纪崩坏启示录

第102章 间章 盲感界

“这……不太好吧,对这位……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了?”

“请相信我的判断。”万睿明的声音传入她的耳朵,她不敢不相信。

“请指教。”燕文瑶照常行礼。

对方没有回应,毕竟她看不见。

“静观其变,寻迹反制。”万睿明在一旁指导。

安塔娜西感受着他的运动轨迹,从右前方跑过来……

她侧身把刀架住,等待对方上钩。

燕文瑶怎么可能被这种架势挡住,立刻一记回旋踢从她的左边攻击。

“破绽是右腿内侧,停!”万睿明看到她的动作后立刻叫停,准度、感知、动作幅度、收回动作、发力方式……等等等等问题太多了。

“你需要一把更称手的武器。”

万睿明手中出现一把奇门武器,形制类似于细剑,但是尖端的配重格外大。

“它的用法类似于鞭子,主要是刺击和鞭击。”万睿明变出一根木桩,一下子抽到底部,入木三分,木桩顺着倒下。

整体是一个四棱形的,基本上抛弃了防御,防守依赖于反制。

“韧性是足够的,我敢说放在黑洞里它都折不了。”拜托!这位可是律者啊“但是使用技巧有些刁钻,我会亲自给你示范,你感受一下崩坏能流动。”

万睿明作为律者,本身就有着不少的崩坏能外泄,他可以控制释放和范围,崩坏能包裹住他的全身,给剑附上魔。

“首先,要注意打肉多的地方。”万睿明后撤半步,迅捷地闪出,一阵巨大的破空声后,假人的腹部基本上被切掉了一半。

“其次,要攻击弱点位置。”他再次挥出,打在手臂关节处,这次没有那么触目惊心的破坏,但手臂依然直接飞了出去。

“第三,刺击点穴。”万睿明手腕一抖,刺在贲门处,刺进去差不多五公分,马上就要刺穿了。

“要不要加上倒刺看你,如果你愿意,它的杀伤力可以更强。要使用的话,我明天就开始教你寸劲和柔劲,协同作战我也会一些,但今天——你得先练基本功。”万睿明手中腾飞出十只鸽子,但很明显是崩坏兽。

“你要追踪他们的崩坏能,射下来。”这对于她着实难,崩坏能反应对于她来说像一团火,但她完全看不见啊,怎么捕捉距离呢?

“今天就试试水,射中一只就算你成功。”万睿明闭上眯起的双眼,构建出一把强弓,瞬射出一发箭矢,两只鸽子被他穿成一串。

“注意声音共振。”万睿明如此说,一边把降低了强度的弓箭塞给她,但他心里明白,自己能做到全凭律者的增幅,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了。

“知道……师父。”她想了想说道,一字之师也是师,何况他确实有恩于自己。

“明天是寸劲训练,后天是反制训练,记住体能锻炼不能落下。”万睿明离开了演武场,走向书房,自己需要把进程纪录下来,或许以后可以帮助其他人。

安塔娜西拿着弓箭,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瞄准谁,嘈杂的鸽子的鸣叫和扑腾声不绝于耳,让她难以判断。

“老大这不是刁难人嘛……”不过想想老大这宅心仁厚的,十有八九也会让她休息,就算她现在放弃,老大也顶多是说她几句。

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练就是一整天。

——

万睿明的立绘已经绘制完成,可以回前几章去看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在名侦探世界的日常
再次醒来已经到了名侦探的世界,那是一个无法忘怀的人物,身为曾经的警校五人组之一,徘徊于几大组织之间,与名侦探的联手,当然也少不了点日常。
夜雨呀
江南之南
江南之南
江南宋城赣州,地处“江南之南、岭南之北”,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城市。《江南之南》是一本关于赣州的本土读物,为赣州存留了一份温馨的文化遗痕和时代记忆,但“不止于赣州”,同时也是一道认识江南、洞察客家的视窗。全书共5辑,分别为此山此水、客家风情、烟火记忆、人物春秋、诗赋江南,收录了99篇文章。“以文为镜,借字传情。”作者采用文学性笔调,透过不同的视角,或散文随笔娓娓道来,或诗词歌赋简约凝练,叙写了
陈相飞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