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近一小时的轰击后,李浩的阵地至少挨了两百枚炮弹,同时,李浩的士兵也快速的回到前线了。
此时前线的阵地被火炮轰的已经变了形,有些地方都着起了火,不过还好,李浩的士兵们在修建阵地的时候对一些关键的位置进行了钢板加固,几分钟后,观察员已经就位,李浩的火炮开还击。
射程两万多米的火炮,在拂晓的光辉下,对敌军的阵地进行了还击。
因为联邦的火药技术并不怎么样,所以他们打到李浩阵地的火炮爆炸效果并不怎么样,甚至还出现了哑弹,幸好李浩的工兵将其排查拆卸了。
李浩看到,联邦的炮弹里面放的都是黑火药,并非是破坏力极大的炸药,李浩的目的是饱和性炮击,尽可能的对敌军的有生力量进行杀伤,所以炮火的延伸长达十几公里,第一轮的炮击就让联邦军的士兵不得不冒着炮火发动了冲锋,就连冲锋前的消耗性对射都没有。
两方的炮兵在不断地向对方阵地倾泻大量的炮弹,这是属于炮兵的对决,李浩的15cm的火炮对上敌军十分有优势,对敌军的建筑物的破坏十分有效。
反坦克炮的工作就是向对面的一线阵地发射榴弹,并且负责在晚上对敌军进行干扰性炮击,有的时候,装填手会由普通的步枪兵代替,以让疲劳的炮组成员休息。
李浩对于机枪十分的重视,所以敌军在一露头的时候就遭到了机枪的射击,这回,射手再也不用担心弹药不充足了,他们也能进行长点射了,联邦因为兵力充足,所以能对李浩的阵地发出第一波次的冲锋。
联邦的士兵大部分都是从水里过来的,尽管他们有船,但坐在船上,和活靶子也没有区别,所以联邦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把枪举过水面,从水里上来的。
要抵达李浩的阵地,联邦军的士兵需要度过五个难关,第一个就是在冲出阵地的时候活下来,在机枪的封锁下活下来。
然后就是在岸边,机枪是不会扫射岸边的,岸边的士兵将由迫击炮负责,然后就是在水里过河,在水里,因为他们的移动速度回明显减慢,所以他们就成了步枪的靶子。
如果他们活着来到了岸边的话,还要过铁丝网,铁丝网被铺的厚厚的一层,如果人的手不小心摸到了铁丝网上,那肯定会被扎出一个口子。
如果敌军的工兵想要剪开铁丝网的话,那也很不容易,剪开铁丝网需要两个人帮忙扶助铁丝,防止被剪断的时候铁丝网回弹伤到人,铁丝网上面都是有倒刺的,一旦被深深的刺进肉里的话,一时半会儿是拔不出来的。
最后就是地雷了,李浩在岸边部下了大量的地雷,如果足够幸运的到达了阵地的话,那也就剩不下几个人了,而剩下的这些人,十有八九会被步枪或手枪打死。
果然,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冲锋时,联邦的士兵终于承受不住伤亡,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