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那么多的人口,要是今年少了十亩地的收成,不得饿肚子?”
“更何况他们的农家肥都准备好了,正准备翻地呢,这现在正主儿来了该咋整?”
经过这个汉子的一提醒,三个老头也反应了过来。
要知道去年他们租种原来地主的地,后来被卖给贾家,还给贾家交过租子呢。
这今年他们还想着继续种,不就是看着贾家母子俩不仅是外乡人,而且还是孤儿寡母,比不过他们老张家人口多,好欺负嘛。
村民们羡慕归羡慕,可归根到底还是几十年的老乡亲关系。
哪一家不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姻亲关系?
现在一个外乡人要来砸自家人的饭碗儿,他们就坐不住了。
于是其中那个被称作大栓叔的,直接拉住搭话的汉子,严肃的嘱咐道。
“孙二刚子,你赶紧去老张家通知他们一声,就说他们租种别人地的主家来了,说是今年人家要自己种,让他们自己想想办法。”
孙二刚子一听,直接点点头,拍拍胸脯说道。
“大栓叔,您放心吧,我一定通知到。”
说完就一溜烟的走了。
村口留着的三个老头面面相觑,脸色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另一边儿,易中海一行人来到贾张氏在村里买的房子。
这房子离村口不远,是一排三间的土坯房,在乡下还算是不错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顶上盖着的是茅草。
房前还栽种着一棵大核桃树,树下还有一个大磨盘。
贾张氏直接在前面走着,一边在笑着炫耀着。
“老易,兰子,咋样?这房子不错吧?”
“这可是去年我从村里买的。”
“当时因为战乱,这个房子的房顶都没了,就剩下墙头。;”
“还是我花钱请村里人帮忙盖上的房顶。”
“本来我想盖瓦片的,可是一算,这盖瓦片确实太贵了,我们家又不长住,盖了划不来,凑活凑活还能用。”
易中海上前几步,仔细的打量一圈。
嗯,确实不错,要是用瓦盖的房顶儿,那这房子在村里肯定是数得着的好房子。
一般人家可没这个家底儿。
就是常年没人住,有点儿划不来。
转了一圈儿之后,易中海招呼着抬滑竿的两个城郊的村民,让他们把老太太放下,然后给他们结账,让他们离开。、
随后又招呼着贾东旭一起把马车上的东西往屋里搬运。
而李兰和贾张氏则是开始打扫屋子。
毕竟半年多这房子没住人,自然得好好打扫一遍。
不然肯定今天是没法住的。
等东西都搬完后,易中海才送赶车的离开。
刚准备进屋的时候,不远处一阵脚步声响起。
随后就是一阵喊声朝着贾家传来。
“贾家的,你们给个说法,听说你们今年不让我们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