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截胡李秀宁,李世民乐疯了

第216章 元吉,为父健在,你怎么敢自立称帝?

长安城。

皇宫之中。

李元吉坐在龙椅上,目光盯着下方的侯君集,

满脸笑意,连连赞赏。

“侯将军,此次全靠你的计策,本王才能如此轻松入主长安。”

望着这金碧辉煌的宫殿装饰,侯君集面露贪婪之色。

“全靠大公子、单雄信两人牵制住了潼关守将。”

“属下才能带兵偷渡渭水,攻入长安。”

听闻此言,想到入长安时,未遇抵抗,全城皆降,

百官跪迎的场景,李元吉脸上笑容愈盛。

这样的荣耀,哪怕是父亲也从未拥有。

如今,他无需父亲的支持,便能成就这样的功绩。

远胜父亲视为珍宝的大哥。

思及此,目光看向潼关的方向,轻笑出声。

“也不知大哥知晓本王先入长安,是何想法?”

说着,李元吉不由大笑起来。

见李元吉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侯君集目光看向长安城外,满脸担忧。

三天过去了,他们入主长安的消息,

世人怕是已然知晓。

周边势力定会前来讨伐,

以目前手下的五万兵力,怕是难以阻挡。

如今最稳妥的便是捞到一批好处,

撤离长安,回归豫州。

思及此,侯君集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元吉,出声道。

“大王,你答应属下的可还作数?”

想到发兵前的承诺,李元吉笑着点头,大手一挥。

“只要不伤及人命,不去城中劫掠,这长安宫内的财宝半数归你。”

此话一出,侯君集满脸兴奋,笑着致谢。

“属下谢过大王!”

见侯君集这般模样,李元吉爱惜地抚摸龙椅把手,

目光看向殿外一片繁荣的景象,眼中满是希冀。

“侯将军,你说本王若是效仿王世充、窦建德登基称帝。”

“并向新城称臣纳贡,是否也能坐稳皇位?”

侯君集面带愁容,苦笑摇头。

“大王,王世充经营多年,且有不少世家背地里支持,实力雄厚,远不是我们能比。”

“窦建德寒潮之时,拼尽家底,赈济灾民,民心所望,不输新城城主。”

“且为隋炀帝亲自下葬,斩杀弑君之臣,其声望,世人皆知。”

“新城能接受王世充、窦建德称臣纳贡,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很有实力。”

说着,目光看向面色难看的李元吉,犹豫出声。

“可我们,除了五万人马,一无所有。”

“就连豫州之地,也是暂时接管。”

“登基称帝,实乃取死之道。”

听闻此言,李元吉满脸不甘。

目光盯着金色的龙椅,面露不舍。

思索半晌,眼前一亮,激动出声。

“若是本王以父亲的名义登基,以父亲与新城的这层关系。”

“此举定能成功!”

此话一出,侯君集沉默不语。

其实他心中早就知晓,以李渊的名义,成就帝业,

是最为稳妥、最有效的方式。

但此举,对他半无益处,甚至可能导致灭顶之灾。

若陇西李家真成就帝业,以他和李元吉在豫州拥兵自重之事,

李渊、李建成必不会容他。

正想开口劝谏李元吉,耳边传来李元吉坚定的话语。

“传本王的命令,前去太原迎接太上皇来长安。”

“七日后,本王便要在此登基称帝。”

……

山西太原。

太守府。

刚收拾完行李,准备前往新城养老的李渊。

目光盯着眼前的李元吉的贴身小厮,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你说什么?元吉入主长安,还要自立称帝?”

“回太上皇,请您尽早前往长安,参加陛下的登基大典。”

听到太上皇这个称呼,李渊觉得十分刺耳。

最不看好的儿子,竟然能在此乱局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