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50章 边让陈宫,兖州止战之策

第150章边让陈宫,兖州止战之策

祢衡见陈宫诚恳道歉,这才返回坐下:“陈议曹,恕我直言,倘若兖州人纵容刘岱擅自攻伐,今后这兖州,恐怕就得战祸不断了。”

陈宫眉头一跳:“祢从事,缘何这般说?”

祢衡也不给陈宫卖关子,坦然直言道:“陈议曹可知刘岱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攻杀济北相崔言和泰山郡应劭?”

陈宫蹙眉道:“兖州诸郡国的太守和国相,素来不服刘兖州,刘兖州有攻杀之心并不奇怪。”

祢衡大笑:“陈议曹何故欺我?难道真不知刘岱选择在这个时候攻伐崔言和应劭,是受了袁绍的指使吗?”

“袁绍暗设连环计,先以刘岱攻杀崔言和应劭制造兖州战乱,借以隐藏豫州刺史周喁的行踪。”

“而周喁的目标是豫州!周喁抢夺豫州,袁术担心豫州有失,就不得不将洛阳的孙坚调回豫州跟周喁争锋。”

“但如此一来,袁术和孙坚的讨董计划就彻底宣告失败!”

“愤怒的袁术和孙坚,一定会举兵北上,向袁绍问罪,而兖州首当其冲,袁术不会饶过跟袁绍联姻的刘岱的。”

“到时候兖州将会成为袁绍和袁术争夺之地,战祸将波及整个兖州。”

“战祸弥漫,士民百姓的庄稼都会遭到破坏,兖州将会饥民遍地,如去年的青州一样,几十万黄巾揭竿而起。”

“陈议曹可曾想过兖州会有这般凄惨的未来?”

青州群策群力推演出来的袁绍阴谋,祢衡亦是谨记在心。

此刻用来游说陈宫,足以令陈宫震撼。

“本以为平原祢正平只擅长毒舌厉嘴、巧言辩才,没想到对天下大势竟然有这般深刻的见解。”陈宫暗暗吃了一惊,不由对祢衡肃然起敬。

刘岱攻伐崔言和应劭,陈宫同样在密切关注。

但陈宫关注的核心在于刘岱此举是否会影响兖州的春耕。

崔言和应劭死不死,陈宫是不在意的。

毕竟陈宫目前也是东郡的议曹,名义上也是刘岱的麾下。

而兖州将成为袁绍袁术争斗的缓冲区,陈宫却是没能料到。

陈宫蹙眉静思。

“祢正平的猜想、亦或者说是青州文武的判断,并非没有可能。”

“袁绍向来自矜身份,又岂会轻易跟刘兖州联姻,还故意遣送妻女为质?”

“表面上是让刘兖州攻杀崔言和应劭,实际上是阻挠袁术和孙坚的讨董计划,引起豫州的内乱。”

“青徐豫三州本有结盟,周喁抢夺豫州,青州的刘备肯定不能坐视不理,所以这冀州也就顾不上了。”

“袁绍,要准备夺冀州了!”

“袁术见讨董失败,袁绍还得了冀州,这心中自然不会舒坦,那这兖州就真成了袁绍和袁术用兵的地方了。”

陈宫虽然临场反应慢了些,但智计并不差。

只要给陈宫足够的时间去推敲,就能将袁绍故意布下的迷雾给驱散。

但在肯定了袁绍的阴谋后,陈宫心底不由滋生了愤怒。

身为兖州人,陈宫自然是希望兖州安然无恙的。

但现在,袁绍却要让兖州陷入战祸之中,这让陈宫如何能忍?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谁也忍不了啊。

袁家兄弟要争个高低,非得来兖州吗?

想到这,陈宫也不再藏拙了:“九江太守文礼公乃天下名仕,近日辞官返回了陈留。”

“我会前往陈留延请文礼公,有文礼公出面,刘兖州即便心中不愿,也得给文礼公几分薄面。”

祢衡敛容道:“文礼公也返回陈留了?昔日陈留文礼公、平原子林公、鲁国文举公,皆以辞赋文章齐显名。”

“不知在下是否有幸,能跟陈议曹一同前往陈留?”

陈宫本想拒绝,但想到眼前这人虽然言语中有傲气,但也是以辞赋文章显名,便同意道:“既如此,祢从事便在府中小憩一晚,明日再同往陈留。”

九江太守边让,善辞赋,善辩论,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声名在外,跟平原陶丘洪、鲁国孔融齐名。

中平元年,大将军何进征辟边让入洛阳,设礼接待边让,即便宾客满堂,但无人不被边让的占射、辞对风采折服。

当时还是司徒府掾吏的孔融和王朗都一起向边让递交名帖,引为好友。

议郎蔡邕更是亲自向边让写信,盛赞边让的能力,边让因此也被大将军何进多次提拔。

中平六年,边让被任命为九江郡太守,但边让自认为才不配位,待了一年多后,选择了辞官返回陈留郡。

但辞官并未让边让的名声受到影响,边让的“自谦”反而让士人更是钦佩,认为边让没有自恃才名辞去不匹配的官职,德行是士人表率。

毕竟,不是谁都能自省能力不足而放弃一个太守职位的!

得知是东郡名仕陈宫到访,边让也是颇为高兴。

边让有才名,也有傲气,瞧得起的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对于瞧不起的,同样也会出言讥讽。

从某些特征上,边让跟祢衡一样,都是个会直言怼人的。

因此,在祢衡自报身份时,边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平原祢正平,在下早有耳闻!最近流传兖州的《农耕赋》,便是出自你手吧?”

“赋文犀利,针砭时事,字字不提刘岱,却字字都在讽刺刘岱,行文辞藻,皆是当世少有的佳作啊。”

祢衡一路而来,有感而发,于是在东平国洋洋洒洒的写下了《农耕赋》,将刘岱擅自攻伐影响士民百姓的春耕诸事,全都付诸于文字。

早有好事者将《农耕赋》,送到了同样擅长辞赋的边让手中。

祢衡轻笑:“文礼公面前,岂敢自傲。文礼公当年一篇《章华赋》,借古讽今、立意高远,至今诵读,每每都令人叹为观止啊!”

《章华赋》描写了楚灵王为了追求骄奢生活,穷尽国力修建了宏伟壮丽的章华台。

而楚王在此作长夜之饮,极尽歌舞宴饮之乐。

后来楚王听了大臣劝谏,罢长夜之饮,励精图治,教化百姓,让楚国再次富强昌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