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131章 再谋冀州,颍川奇才迭出

虽然分治了冀州,可这不是袁绍想要的。

一年时间,变数太大了!

卢植西征董卓,也让袁绍感到了一阵阵的危机。

表奏一个豫州刺史去豫州,目的就是为了破坏袁术的讨董计划,避免袁术得到了勤王成功的名望。

袁绍很清楚!

这个时候,谁能勤王成功,谁就能取代董卓。

董卓的这个位置,是袁绍早就想要取代的,自然不容他人染指。

“元图,可还有破局之策?”

袁绍注视逢纪许久,给了逢纪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逢纪见袁绍没有问责,顿时大喜:“我还有一计,可令韩馥主动献上另一半冀州,而青州的刘备也绝不会插手!”

袁绍眼神一动,挥了挥衣袖:“且细细道来!”

逢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瞥了一眼旁边没什么反应的许攸,抬高了声音:“明公要成大势,若不能拥有整个冀州,是没办法立足的。”

“韩馥才能平庸,麾下有贤才而不能用,即便有一年之约,韩馥也不可能在治理冀州的水平上超过明公。”

“明公得冀州之势,如那黄河之水、无人能阻,这一点,我相信冀州有见识的士民都很清楚。”

“只是碍于青州刺史刘备劝和,明公不得不妥协。”

“可若能利诱公孙瓒南下,约定同分冀州,韩馥得知后必然会惊惧。”

“同时,再遣能言善辩者向韩馥讲述祸福,陈述利害。”

“公孙瓒跟刘备交情匪浅,刘备必然不肯再来劝和;而韩馥无胆鼠辈,若见公孙瓒南下,肯定也会误以为是刘备想要这半个冀州!”

“利诱计再配上离间计,数计连环,冀州唾手可得!”

袁绍的表情渐渐舒缓,开始斟酌逢纪的计策:“公孙瓒如何肯南下冀州?”

逢纪笑道:“公孙瓒跟刘虞素来不和,其根本原因依旧是利益冲突。”

“对于公孙瓒这样的边勇而言,是难以获得治理一方的政绩的,他只能依靠杀敌来建立功名。”

“然而,刘虞怀柔乌桓,让公孙瓒不能出兵击贼,等于是断了公孙瓒立功升迁的机会。”

“公孙瓒又岂能不恨刘虞?”

“但刘虞声名太大,即便是公孙瓒心有怨恨,也只能强忍怒气,阳奉阴违来表示抗议。”

“按明公跟刘备的约定,由韩馥负责中山国、常山国、钜鹿郡、赵国和魏郡,而这中山国、常山国乃至于魏郡都跟黑山贼毗邻。”

“若公孙瓒接管了这五个郡国,战事就不会断,他杀敌立功的机会就不会少。”

“不用跟刘虞冲突,又能建功立业,公孙瓒岂会不动心?”

袁绍的笑容开始出现:“元图此计甚妙啊!倘若韩馥死战公孙瓒,我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后,就能顺理成章的讨伐两人。”

“若韩馥惊惧,必然会让出冀州牧,我再以冀州牧身份驱逐公孙瓒,一举两得啊!”

逢纪见袁绍终于有了笑容,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下来了,语气也多了三分自傲:“刘备自以为得计,但却不知,这公孙瓒同样是个有野心的。”

“刘备能介入冀州事,我们也能引公孙瓒介入冀州事。”

但逢纪开心了,许攸却是不开心了:“逢元图竟然能想到这样的妙计?”

引公孙瓒南下,许攸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但许攸有心看逢纪出丑,因此一直藏着掖着不说。

本想着袁绍会惩处逢纪,然后向自己问策,结果没想到袁绍给了逢纪将功赎罪的机会,而偏偏,逢纪还真想到了良策!

以一半冀州利诱公孙瓒,对于在幽州过得煎熬的公孙瓒而言,简直如同天上掉功劳一般,想什么来什么!

黑山贼,那可是堪比乌桓的战功啊!

“逢纪已经提出这计策,我若再说,未免有拾人牙慧的嫌疑。”

“可若不阻止,逢纪助本初得了冀州,以后地位就得在我之上了!”

“早该献计的!”

许攸有些后悔了。

因为一时的自大,让逢纪抢了先,导致自己苦心准备的良策被抢先一步!

袁绍没注意许攸的眼神变化,有些兴奋地道:“元图,这韩馥虽然无能,但韩馥麾下的贤才不少,若是一般人去陈述利害,未必能成功。”

“公孙瓒处也得去个人。”

“你可有举荐的贤才?”

逢纪不假思索:“公孙瓒处,我亲自去游说,必然能成功;邺城的从事审正南不受韩馥重用,我曾与之结交。待我去信一封,让审正南在韩馥面前陈述利害,必然成功。”

袁绍大喜:“素闻审正南之名,恨不能与之一见。若审正南能助我成事,今后必会重用。”

见逢纪都将前后事安排妥当,许攸终于忍不住了:“本初,审正南不可用,若用必定坏事!”

逢纪眼神有些不愉:“子远兄,你莫非是瞧不起审正南之能?”

许攸轻笑道:“元图误会了,我并非瞧不起审正南之能。只是我听说审正南向来正直,多次忤逆韩馥,他的话韩馥怎么可能听?”

袁绍顿时迟疑:“元图,子远说得有道理,这事得谨慎。可还有其他贤才举荐?”

逢纪顿时犯难。

除了审配,他还真不知道谁可以去游说韩馥。

许攸暗暗松了一口气,抢言道:“本初,我倒是能举荐三位贤才俊杰,可以去游说韩馥。”

袁绍顿时喜道:“子远既然知道贤才,为何不早早举荐?”

许攸笑道:“但凡大才,都想来见本初的时候就立下功劳,若不给机会,他们也不愿意来啊。”

袁绍点头:“子远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到底是何方俊杰?”

许攸指着颍川方向,微微敛容:“颍川富庶之地,董卓时常遣兵进犯。因此颍川的俊杰大部分都选择了外出避难。”

“本初可听闻故济南相荀公之子荀谌荀友若、昔日颍川太守阴修部下计吏郭图郭公则、以及颍川名仕辛评辛仲治?”

袁绍凛然:“此三人名声,我自然是听闻过的。莫非他们也来到了冀州?”

许攸笑道:“荀谌、郭图和辛评,都是韩馥同乡人,韩馥出任冀州牧后,就召郭图和辛评去冀州共谋大事,荀谌则是跟郭图和辛评同往。”

“不过三人并不看好韩馥,因此在韩馥麾下一直都很低调。”

“比起魏郡人审配,跟韩馥同乡的荀谌三人去劝韩馥让位,韩馥才不会有戒心。”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
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
作为一个穿越者,我拥有长生的能力,这很合理吧?胡不归穿越了,但是却来到了半坡时代,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废物大学生,他没有一点生活自理能力。就当他准备自杀时,天降陨石,他的身体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啥,我竟然长生不老了?”很快他就打消了自杀的念头,准备在历史长河中大闹一番,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传说!当然,首先要从赏金猎人开始,因为此时的他身无分文,是一个真正的穷鬼……
网缘繁星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